笔趣阁
笔趣阁 >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 章节_302
字体:      护眼 关灯

章节_302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反正,也不算多冤枉了。”


听到前面几句,邵氏险些跳起来,正要尖声训斥,待听到最后半句,她忽又偃旗息鼓,无力的喟叹几声,然后叫外头丫鬟进来,服侍自己冲忙梳洗,对镜整装,站在门口深吸几口气,狠狠跺了下脚,出门而去。


再见太夫人,只见她已等的万分不耐烦,见了邵氏当即冷笑:“多日不见,连你也金贵了?不过传句话的事,折腾了这么半天才回来!”


邵氏依旧怕她得很,几乎想转身逃跑,想起女儿的将来,只能鼓足勇气,结结巴巴将明兰的惊病吓情诉说并夸大了一番,当说到放火云云之时,太夫人涌上满脸戾气,目光凶狠的叫人不敢正视。


邵氏虚脱着才把话说完,最后道:“弟妹说了,她…她,她无论如何也不敢见您的…逼急了她,她就去娘家,还有沈家郑家搬救兵。”


她喘上一口气。几乎用尽了这辈子所有的胆量,连看都不敢看太夫人,哆哆嗦嗦道:“…反正,您也闯不进去…不如就…就回去罢…”


太夫人脸色铁青的吓人,仿若一副青铜面具,直吓得邵氏几要跪下了,只听她短短冷笑几声,上下打量了邵氏和厅中仆妇几眼,“好好,我记下了!”


说完这句,她转身就走,再也没回过头。


邵氏瘫软在地上,直至仆妇将她扶出厅堂,冷风一吹,她方才觉察出背心一片冷汗。


廖勇家的很细心,瞧出邵氏满头冷汗,回头便嘱咐婆子熬煮姜汤。另定神的汤药送去,然后才赶紧去明兰处。


听了回话,明兰神色淡然的坐在炕上,缓缓吃着川穹白芷炖鱼头汤,低声道:“我是不是太狠心了?”她轻摸着肚子,感觉那有利规律的胎动——她永远,永远,也不会让那老妖婆再见她的孩子了。


崔妈妈淡淡道:“上回府里起火,大夫人连桶水都没叫人提出来呢。也该她明白些了,总不能老这山望着那山好。索性断了这头,免得怕太夫人找她做耗。”又道:“娴姐儿倒个好孩子,不枉白疼她一场。”


明兰点点头,“妈妈记得不,去年出初拜岁时,祖母见了娴姐儿,也说她福泽深厚。”


崔妈妈瞧了瞧屋角的滴漏,转头道:“我看林太医也快来了,还快躺回去罢。”


明兰摇头苦笑,做戏要全套,才能效果显着。小桃扶她躺下,边替她揉着小脚,边疑惑道:“要叫林太医瞧出没事,那可该怎么办呀?”


明兰正想躺平舒展四肢,噗嗤笑了出来,崔妈妈揉着小桃的脑袋,无奈道:“傻孩子,林太医那么聪明乖觉的大夫,见躺着哼哼,还能愣说没病不成。”


哪怕寻常大夫,看见病人无痛呻吟,也多会婉转表示部分同意,顺带狠宰一笔,何况林太医这种德艺双馨的顶级人才乎?


此后两日,又延请太医,又炖的药香满院子飘,病情渲染的十分热烈,林太医自家正开着药馆,明兰索性狠狠光顾了他家一笔买卖,顺带传出了顾侯夫人受惊致病的消息。


于此同时,顾侯夫人傲慢刻薄的说法也如张了翅膀般飞遍京城,据传闻,宁远侯府继婆母难得有事求上门去,却连面都没见上,就叫赶了出来。


年节后的京城正闲得很,这件事直把一干无事的贵妇激动的议论纷纷。


有些说当年顾侯夫人快临盆时的那场大火,何等蹊跷,眼下顾侯不在,难怪顾夫人吓得什么似的,情有可原;有些说做继室的命苦,不受前头儿子待见,该交言官参顾侯夫妇不孝才是;还有些隐隐知道内情的,说当初不止一场大火,还有纳妾和过继等风波云云……越扯越多,众人更加兴奋了。


其实,这两条消息都真的。太夫人真的吃了闭门羹;明兰也真的被上回之事‘吓病了’;至于其中内情,看旁人爱信哪个了。


太夫人倒火力十足,可惜,这年头见义勇为的少,捧红踩黑才主流。


何况——‘不孝’?明兰冷笑数声。


贴心的盛老爹闻知女儿‘吓病了’,立刻使柳氏来探望,兼传达权威意见——似小秦氏这种自己有儿有孙,又带着大笔家产分家另过的,还想告及继子继媳不孝,难度高的很,除非皇帝有意整人,才会有御史配合演出。


崔妈妈为人实诚,当下感动道:“到底亲爹,惦记闺女呢。”


明兰扯动嘴角——盛老爹怕金龟婿变心爱上新岳父罢。


因连续几日叫人去外头探听风向,竟也有意想不到的消息。这日顾全忽跑来报了桩奇事:“…现前还不觉着,可小的叫人盯着门口多日,那余大夫人短短五六日就去了两回,我又四处跟人打听了,才知道,打去年起,余大夫人就频频往太夫人那儿跑了…”


“谁?”崔妈妈听的含糊。顾全瞥了下明兰的脸色,闭口不语。


明兰看了眼他,轻声道:“余氏嫣红姐姐的娘罢。”顾全忙点头称是。


崔妈妈惊了:“怎么她?她不被余家休了么,她们在呢么又跑一块了?!”


第214回 夜来风急


余大太太,准确来说应是前余大太太,其娘家姓方,父祖辈屡任高位,声势煊赫,这才以庶女做了余家的继长媳;然到了余方氏这辈上,己现颓势。余方氏被遣返回娘家后,其嫡长兄方老爷也曾去余家理论,结果被余阁老拉去书房内谈话后,再未说过什么。


其中缘由,照市面上的说法,一是方家如今式微,子孙又多为不肖,哪里有跟余家抗辩的底气;二是兄妹俩同父异母,本就情分泛泛,方老爷也没下多少力气;三嘛……据说,余阁老的口才很好。


被休归宗后,其实方家也没怎么为难余方氏,毕竟她的儿女尚留在余家,由余阁老夫妇亲自教养,若将来有出息,余方氏未必没有出头之日。


可惜,余方氏前半辈子命太好了。


做闺女时,生母宠冠内宅,老爹疼若性命,要什么有什么,连嫡出姊妹也不敢跟她争风头;嫁人后,跟着余大老爷在外任上十几年,把丈夫吃的死脱,说一不二。


谁知一朝成了休妇,她还是改不掉气指颐使的性子,镇日打人骂狗,跟嫂子侄媳们吵闹不休;闹到方家待不下去,最终被送至京郊白云庵带发修行。


本来她的故事己经暂告over了,谁晓得不知何时这两个老妖婆又搞到了一起。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jj.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jj.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