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更新快!] 《神雕侠侣》的第一段于一九五九年五月二十日在《明报》创刊号上发表。这部小说约 刊载了三年,也就是写了三年。这三年是《明报》最初创办的最艰苦阶段。重行修改的时 候,几乎在每一段的故事之中,都想到了当年和几位同事共同辛劳的情景。 “神雕”企图通过杨过这个角色,抒写世间礼法习俗对人心灵和行为的拘束。礼法习俗 都是暂时性的,但当其存在之时,却有巨大的社会力量。师生不能结婚的观念,在现代人心 目中当然根本不存在,然而在郭靖、杨过时代却是天经地义。然则我们今日认为天经地义的 许许多多规矩习俗,数百年后是不是也大有可能被人认为毫无意义呢? 道德规范、行为准则、风俗习惯等等社会的行为模式,经常随着时代而改变,然而人的 性格和感情,变动却十分缓慢。三千年前《诗经》中的欢悦、哀伤、怀念、悲苦,与今日人 们的感情仍是并无重大分别。我个人始终觉得,在小说中,人的性格和感情,比社会意义具 有更大的重要性。郭靖说:“为国为民,侠之大者”,这句话在今日仍有重大的积极意义。 但我深信将来国家的界限一定会消灭,那时候“爱国”、“抗敌”等等观念就没有多大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