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超级无敌天眼通 > 0410 国运昌隆
字体:      护眼 关灯

0410 国运昌隆

  超级无敌天眼通


<></>


手里这方印玺正面也缺了一角,大概有一公分左右,是用金子所补。


这一点与史书上所相吻合。


材质确认为蓝田白玉,也就是说,当年那块著名的和氏璧也就是蓝田白玉无疑。


因为传国玉玺就是从和氏璧上边取料做成的。


和氏璧来历就更加曲折,楚人卞和三次献璞玉。


遇见楚厉王,白丢了一只腿,又遇见楚武王再献,又丢了一只腿。


等到遇见楚文王了,才把璞玉解开,得稀世宝玉,名为和氏璧。


后来引发的历史事件就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楚威王时,昭阳灭亡越国立大功,得赏和氏璧。


昭阳拿出来显摆,被大鱼所偷,昭阳怀疑是门人张仪所拿,导致张仪叛逃至秦,毕生为楚死敌。


多年后,和氏璧突然现身赵国首都邯郸,被嫪毐以低价入手。


这个嫪毐就是那个历史名人,可以用话儿举起车轱辘的异人。


秦昭襄王知道了这消息,就给赵惠文王写了封信,说愿意用十五座城池交换和氏璧。


蔺相如出使秦国,完璧归赵也就是这么来的。


和氏璧之后长期保存在赵国的宫廷中。


公元前228年,秦破赵,和氏璧这才落入秦国人手中。


始皇帝命李斯用鸟篆书,就是仿龙、鸟、鱼、蛇形状的字体刻了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


令咸阳玉工王孙寿将蓝田玉精研细磨,雕琢为玺,传国玉玺乃成。


三国演义里还有这么一段记载。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南巡行至洞庭湖时,湖面风浪骤起,秦始皇的御舟眼看就要被风浪给颠覆了。


情急之中,把传国玉玺抛入湖中。洞庭湖顷刻间水平浪静,秦始皇一行得以平安过湖。


八年后,秦始皇出巡道华阴平舒道时,有人拿着玉玺站在道中,对秦始皇说:“玉玺还给祖龙。”


秦灭之后,秦子婴跪捧玉玺献于咸阳道左,秦亡。传国玺得归刘汉。


王莽开建大新朝,用金子补了破损的传国玉玺。


再后就是东汉汉武大帝。


东汉末年,群雄争霸,先是孙坚,后是袁术,都拿过传国玉玺,再后归曹操。


汉献帝被迫禅让,曹丕建魏,叫人在传国玺肩部刻隶字大魏受汉传国玺,以证其非篡汉,实则欲盖弥彰。


后来司马炎依样而行,受禅让于魏元帝曹奂,称晋武帝,改元泰始,传国玺归晋。


到了两晋南北朝,乱世迭起,传国玉玺数易其主。最后落在了杨坚手里。


公元618年,隋炀帝杨广被杀于江都隋亡。萧皇后携隋炀帝孙杨政道及传国玺遁入漠北突厥。


唐初,太宗李世民因无传国玉玺,乃刻数方受命宝、定命宝等玉玺,聊以自慰。


贞观四年,李靖率军讨伐突厥。


同年,萧后与隋炀帝孙杨政道背突厥而返归中原,传国玺归于李唐。


唐末,天下大乱,群雄四起。


五代十国更是乱成一锅粥,你方唱罢我登场,就跟民国各大军阀一样,混战不休。


先是朱全忠废唐哀帝,夺传国玺,建后梁。


十六年后,李存勗灭后梁,建后唐,传国玺转归后唐。


又十三年后,石敬瑭引契丹军至洛阳。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jj.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jj.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