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新崇祯纪实 > 41没个消停
字体:      护眼 关灯

41没个消停

  新崇祯纪实

尼玛,这老狐狸,劳资愣是跟不上他的思路。


不过,有前车之鉴,他不觉得满桂等人的忠心有多大的用。


当然,无论成不成,都不能让人家冲锋陷阵,自个却躲在旁边看戏。


“需要朕做什么,先生尽管说。”


“陛下对此事的态度...。”


朱由检毫不犹豫:“朕会下旨嘉奖先生,并明令以易州镇为例清理众军。”


“臣擅自答应讨要欠饷。”


朱由检有些不乐意:“朕是想节省粮饷,这边省了那边漏了就没意思了。”


“臣只说尽力而已。”


“朕知道了。”


朱由检乐了,这位有意思。


这是打算让朕赖账啊!


到时候他两手一摊:陛下不同意,我也没办法。


就是手法有点坑,让皇帝背锅。


说起来,王在晋与老冤家孙承宗对比起来,明显胜过一筹。


王在晋有实际经验,从万历二十八年到万历四十七年,二十年的时间里一直在做与军务有关的工作,这点比起孙承宗这个嘴炮要强万倍。


反观孙承宗,前大半生一直是翰林词臣。


什么意思?


就是玩嘴玩笔杆子的。


就这样一个词臣,居然被吹捧为明末军事大家,也是醉了。


此人一生只打过两次仗,一是耀州之战,与手下亲信总兵马世龙偷袭耀州后金数百守军,被揍了个满面桃花开,连马世龙也死了。


其二是大凌河之战,后金采用围点打援战法,孙承宗无奈,先后组织了几波援军,被后金一一吃下,断送了明军数万人。


最终大凌河守军祖大寿投降,堡垒战的弊端显露无遗。


不是说他一无是处,说他是高明的政客毫无问题,说军事大家委实是吹牛逼。


“臣要扩编标营,兵额五到七千人。”


“朕准了。


只不过,如果有战事,标营也要听从总兵指挥,先生只能保留百人的亲卫。”安全第一,这没问题,。


“臣必不负陛下的信任。”


“先生尽管放手去做,需要朕做什么,可快马密奏,朕必定不会让先生失望。


朕有个想法,等到灭亡后金慑服蒙古时,朕会重建凌烟阁。


朕希望,到时候朕能在阁上看到先生。


先生也可以放心,朕绝不是太祖。”


再画个大饼勾引勾引,话说,古代的文人似乎很难抵挡名留青史的诱惑。


嗯,挺好,如能在蓟辽顺利清军,其余七边也就顺势而下了。


只是,朱由检终究还是想的太美。


-------


乾清宫实在太大,密封也差,虽然弄了几个壁炉,依然挺冷。


二十七日,朱由检正在锻炼,王之心禀告说魏忠贤来了。


擦擦汗水换了身衣袍,示意让魏忠贤进来。


本来想与禁卫一起锻炼的,后来一琢磨还是保持点神秘感的好。


“京营如何?”


“看似平静。”魏忠贤言简意赅。


啧!


“你多加注意,有任何风吹草动都要禀告。”也没有太好办法。


“臣明白的。”


“财赋的事,还在争吗?”


魏忠贤苦笑:“陛下,开始还是真争,后来发现您也不太上心,现在是大伙合起伙来演戏给您看呢。


到如今您也不发话,他们自然就不争了。”


魏忠贤也不打算硬来,因为阉党既是他说了算,也不是他说了算。


阉党本身是个多派别的松散联盟,这些人需要借他的名义合力对抗外敌。


当没有外敌时,内部的矛盾与利益争夺就会凸显,这时候魏忠贤也只能调解。


当然,皇帝硬要执行,魏忠贤也有办法给执行下去。


朱由检乐了,这尼玛,合着满朝都是影帝啊!


不管了,反正现在做了也没啥效果。


“朕要调查直隶山东山西三地的田地情况。


李养徳下去做事时,你安插一些人进去,借着核查的名头,调查三省田地税田数量,税负情况,势豪之家占地情况,林林总总都查。”


清查地亩,其实朱由检本来是属意孙传庭的。


‘权贵豪强、衙蠧学劣......贻国家以单弱此,其为人毒犹逾于流贼,而奸更甚于细作。’这是孙传庭对时局的看法,由他来执行再合适不过。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jj.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jj.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