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新崇祯纪实 > 52选练营
字体:      护眼 关灯

52选练营

  新崇祯纪实

立春前一日,顺天府按惯例在东直门外迎春仪式,勋戚内臣武士都必须出席赴春场跑马,众人各自抖擞精神,使出各种本事,倒也颇为热闹。


“好!”


“小侯爷果然是家学渊源!”


赵小侯爷一个漂亮的镫里藏身惹来全场高呼。


说起来,这些豪门大家的继承人,先天优势明显,各种资源堆上去,就是普通人也给堆成了人才。


可惜,大明的豪门大户点错了技能树,全点在浮华上了。


“承让承让。”又一位赢得跑马的小爵爷得意洋洋的抱拳绕场一周。


看到这,朱由检想起后世的赛马。明人好赌,无物不赌,貌似这是个发财的行当,值得考虑。


博彩业啊,甚至能支撑起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经济,可想而知其中利润有多大了。


只是,这玩意貌似是靠概率赚钱的,而他对概率只知道一点点,就知道硬币落地次数多了,正反面出现的次数基本相等。


不过这行业利弊都有,还得好好斟酌。


立春日,朱由检再一次大开眼界。


这一日,不论贵贱都吃萝卜,称‘咬春’。


宴会倒是不稀奇。


可用棉花塞耳朵什么鬼?


却是取其聪明之意。


还有什么鬼?


好奇心起,略一打听,遂换了便装,不从北边安定门去外校场,拐个弯从东边朝阳门出去。


一路上,游人川流不息,每个人的头上都戴着乌金纸叠成的飞蛾蝴蝶蚂蚱。


大的如巴掌,有小的似铜钱,有戴一个的,也有插满头的。


只是,这位有为青年,你这腮边一抹嫣红是啥玩意,配着鬓角两只颤悠悠的蝴蝶,你丫的到底是男是女?


还有这位青年俊杰,咱怎么看着你脸上往下掉面粉呢?


这特么的什么风气?


“陛下,这是‘闹嚷嚷’,多戴者都是勋戚大臣之家人。”王之心见朱由检四处打量,忙在旁解说。


其间又有十数支队伍,每人打扮都颇有古意,高冠峨带,身穿大红官袍,手捧笏板骑马而行,看神色却又不似大户豪门。


“这些人都是绯优,就是唱戏杂耍之人,仿效古人云台诸将.瀛洲学上之类。”


一转头,哎呀卧槽,这谁啊,大白天出来吓人。


只见十数人抬着一台阁,其中坐一花枝招展周身环佩的女子,身旁有几个一身锦衣的童子。


只是,这女子眉毛修剪的如细线一般,脸倒是很白,惨白,都被粉糊的看不出肉色了;


两腮从眼角下开始用胭脂涂抹,向下直到与嘴角平行,向后直到耳边;


小嘴,真真正正的樱桃小嘴,画的比樱桃大不了多少。


这尼玛,活脱脱的倭国艺妓既视感。


“陛下,这女子是娼妓。”


摇摇头,前行至东郊,忽听众人喧嚷:“来了来了。”


前面人群摩肩擦踵塞途充路,侍卫赶紧将朱由检围在路边。


坐在马上,倒也看的清楚。


两架塑像。


一个矮小些的精怪,似神又似魔,他也不认识。


一个则是土牛,与真牛一般大小,栩栩如生。


道路两边有摆的香烛桌,有人在烧纸钱,还有人向塑像投掷五谷。


“陛下,古时是在东郊迎青帝,现在则是以芒神为太岁,以土牛送寒气,以此迎阳。”


大开眼界!


只是明朝流行的画风有些腻歪。


正月十五上元节,就是元宵节,这是重要的节日,当然要大肆庆贺。


元宵节,少不了花灯与烟火。


各种花灯造型争奇斗艳就不说了,内官监火药房早已预备好‘奇花火爆’,就是各种造型的烟花,花样有梅菊水仙等,点燃之后恰如鲜花一般。


朱由检将后妃聚在一起观赏,田妃依然是素面朝天,宛如出水芙蓉。


靓丽的笑容与绚丽的花灯交相辉映,恰应了一句话,人比花娇。


袁妃也依然是温柔婉约,说话从不大声,开口必然带笑。


皇后也照样带着矜持的笑,时刻不忘皇后的身份。


加上各宫的宫女女官颇有些姿色上佳之人,看得朱由检色心大起,不由得幻想着开一个无遮大会会是什么光景。


当然,也只是幻想而已。


还有个遗憾。


听闻京师中过元宵除了唱戏杂耍花灯烟花之外,尚有一个习俗‘走百病’,又叫‘走桥’,就是京师中女子结伴上街游玩。


有诗曰:郎莫看灯去走桥,白绫衫氅撒娇娇,走来儿怕双纤趾,不走儿愁一捻腰。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jj.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jj.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