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新崇祯纪实 > 112新政的开启、二
字体:      护眼 关灯

112新政的开启、二

  新崇祯纪实

朱由检面无表情:“说。”


“臣以为,矿禁、契税也不能轻易的开启,此事牵连太广,不只是关系勋戚。”魏忠贤的笑脸早已不见踪影,皱着眉显得甚是担忧:“神宗时的事情才过去没多少年,陛下当引以为戒。”


“此一时,彼一时。


现在谁再敢闹事的话,朕倒是期待的很。”朱由检颇有些杀气腾腾的样子:“再者朕也不是全部放开,只是西山一带。”


魏忠贤再劝几句,见朱由检仍旧坚持,只得遵命。


这个决定并非心血来潮。


稍作分析就知道,清丈田地关系到勋戚,收取煤税还是关系到勋戚,京营更不必说。


既然无论如何绕不开勋戚,那就干脆将他们收拾老实了。


当然,也同样牵扯文臣,可他已经顾不上了。


因为,无论是谁,都无法同时讨好所有人。


而作为皇帝,更无法也没必要讨好所有人。


从情理上,他也要对何廷枢做些支持。


而支持的最好方式,就是分担压力。


虽然一口煤窑动辄投资千两,可很显然,京师里能出得起这钱的多如牛毛。


开放西山矿禁,直接断了煤窑暴利的根,也就断了勋贵为之纠缠不清的根。


当然,勋贵绝对不甘心放开的,不过这时候焦点就不在税了,也就与何廷枢无关了。


何况,以民生的大义开放煤窑,收取契税也就顺理成章了。


——


扩编禁军是应有之意,这是根本。


现在招募新兵开始训练,等到有装备列装时估计就能直接成军了。


顺便还能救灾,有这份救灾的恩情在,有大义的名分,有丰厚的待遇,这批士卒会成为他坚定地支持者。


削减京营10个营就是为此准备的。


通常来说,皇帝是不敢如此的。


因为皇帝只是一个人,无法亲自掌控一切,还是得通过勋贵来具体控制军队与朝政。


可现在朱由检另起炉灶打造了新的禁军,勋贵们就显得可有可无了。


这天下毕竟是大明的,皇帝需要勋贵的支持,也怕勋贵闹事,这才给你们面子。


可若是皇帝有足够的实力,一点面子不给,勋贵也得受着。


朱元璋可以证明这一点。


——


再商议些细节,朱由检盘算着募兵、修缮水利、盐池三管齐下,救灾的事估计也能解决个差不多,只是银子有些受罪罢了。


只是,还有事。


“朕有些旨意,怎么才能最快的传递到百姓那里?”


“陛下的意思是?”魏忠贤有些不确定。


“顺天府清丈田地,开放煤窑,朕要以最快的速度让京师百姓都知道。”


“祖宗旧制,每月初一文书房都会请陛下出宣喻一道,再交由顺天府,顺天府则召集两县耆老当面宣读。”


魏忠贤笑了,这也叫事?


朱由检大怒:“文书房的那些狗才,怎么从来没有请朕写过?”


魏忠贤有些尴尬:“陛下,这却怪不得文书房。


自从神宗起,宣喻就成了虚应故事了,每年也只是照抄往年而已。”


又道:“陛下如果急着传达旨意,也可以提前的。还有,对百姓宣读,文字越浅显越好。”


有些话他没说,不只是宫里虚应故事,就连顺天府也是,所谓的耆老,大多都是雇来的。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jj.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jj.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