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新崇祯纪实 > 166太监
字体:      护眼 关灯

166太监

  新崇祯纪实

北方的河流,绝大部分都是冬春结冰、干涸,夏秋则河水泛滥。


其中尤以卢沟河、滦水、滹沱河为甚,有道是‘其势猛,其流濁,其消落无常,势不可制’。


当此大旱之时,搞水利工程也就成了一举两得的事情。


十数处工地同时开工,疏浚河道整修大堤,于堤上广植榆柳等树木。


也顺便建了一些闸门、沿途挖掘沟渠用作灌溉。


与盐场一样的工钱,家属同样吃粥棚。


修完堤坝如果还有灾情,那只好继续修路了。


工部派来的官员、工匠在现场指导,按照规划安排工期。


监视太监们则辛苦的多,每日里吃住在大堤上,一天到晚往来监视检查。


因为皇帝已经发话,以后谁负责的河段万一决口,不管有什么理由,先砍太监的脑袋再追查官员。


效果很明显,很快就发现了问题。


----


“这是谁报上来的工人数目?”卢维宁挥舞着手里的报工单问道。


他是新任修浚河道监视太监,负责整个直隶修浚河道的监督事宜,此时正在卢沟河巡视。


“是工部李玉卜郎中报上来的。”小太监低眉顺眼的道。


“备马,随咱家去闸口看看,令李玉卜去闸口见面。”


“是。”


小太监转身走了,卢维宁冷笑不语。


为了赶在雨季前完工,通常是最后进行的工程——闸口反倒是最先开工的,铁厂也会优先赶制闸门。


一个闸口通常不超过三丈宽,挖开这点河堤就敢报上了六百余民夫与工匠,当他是傻子吗?


沟渠使用民夫数量多达两千人,这却需要现场查看沟渠长度再说了。


不一会就到了河堤,负责此处的太监王世福忙迎上前了见礼:“见过秉笔公,这里挖掘的到处都是坑洼,您小心着些。”


卢维宁没搭理他:“来人,将民夫与工匠召集过来,清点实有数量。”


王世福大惊失色:“卢秉笔这是何意?”


卢维宁厉声道:“闪开,什么意思你稍待片刻即知。”


王世福面如土色,退到一边心思急转。


地方不大清点很快,一会功夫卢维宁的随身小太监就来禀告:“回秉笔公,工地上实有工匠十二名,民夫一百四十四人。


挖掘沟渠的人数还在清点。”


卢维宁点头:“王世福,居然敢报上三倍的花头,看来陛下的话你是当了儿戏。


来人,将他拿下押入宫中。”


“秉笔公饶命。”王世福心中回去逃不脱杖毙的下场,当即瘫倒在地。


“卢秉笔,什么事惹得您发这么大的火?”旁边转过一人,却是刚刚到来的李玉卜。


“李郎中来的正好。”卢维宁皮笑肉不笑的拱了拱手:“咱家倒想问问,这报工单上有您的签字,这数目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玉卜有些尴尬:“此事说来话长,还请卢秉笔移步,本官为秉笔详细解释。”


卢维宁暗暗冷笑,其中的意思他自然明白,也没说话,只是挥手示意诸人回避。


待到只剩三人时,李玉卜道:“这是百年来的惯例,朝廷的俸禄卢秉笔也明白的很,若不如此连糊口都成问题的。


大伙都是给朝廷办事,尽心尽力之外,改善一下咱们自己的境况也是人之常情,何苦为此大动干戈。”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jj.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jj.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