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宋朝探花郎 > 第一二三节 一点点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一二三节 一点点

  宋朝探花郎

哇!


这就叫一点,怎么算便宜一点。


台下炸锅了,你探花郎整个汴梁城都知道不识数,你当我们这些大头兵也不识数吗?


这怎么就便宜了一点。


“肃静!”一名武官大喊一声,校场上安静下来了。


这武官向刘安微微躬身后退到一旁。


刘安伸出手掌:“五千人,去替秘密南下,去替官家守着有胡椒的城池。城池的北边有些不长眼的人,两军对战你们上,脏活有人干。收益半成,官家特旨劳军,再收益的半成,官家特旨,赏。”


突然有人开始唱了。


我是一个兵!


我们村里有姑娘!


打胜仗、发大财,回家给姑娘买匹绢……


……


士兵们有点乱了,有人高唱,有人在底下私议着。


有老兵就说:“咱探花郎不识数,就算万里怎么样,一担绢二十五担胡椒,一担绢差不多三十四匹绢,也就是一斤胡椒连两钱都不到。运回来四千倍的利,一万里能花多少运费,再少也有千倍的利。”


事实上,这些人没算准。


是一担绢换二十五担胡椒,因为绢在汴梁城,一绢相当于一贯钱。


可放在南洋,一绢就是三十几倍的价格起。


绢到了南洋,也是要升值的,可钱却不会。


“五千人,你们开始吧。”


刘安说完后退后三步回到自己的椅子上坐下。


军阵开始整齐的散开,宋军编制厢辖十军、军辖五营、营辖五都,一都百人。


都头、副都头就是百人长官,指挥是营级长官。


再往上就没有固定的,宋实话的是更戊法,而且禁军三衙一半兵马在汴梁,一半在诸郡,定期换防,换驻地。


对于中高级武官来说,兵不识将,将无专兵。


亲兵除外。


然后是厢军,厢军属于地方军,各州府的常备军,分级也和禁军一样,同样归三衙管。


最后是乡兵,按户籍丁壮抽选,农闲集结训练。


除此之外,还有土军、弓手这种县里的治安部队,不过当下没有,这是神宗时才设立,当下只有弓手。还有就是蕃兵,少数民族部队,部族首领领军职,不在宋军正规编制内。


高台下,北大营以营为单位散开,重新集结,空出了中间的空地。


然后发木棍。


每营派出一都,也就是一百人上场,发木棍开打。


打赢了,这一营就有了这次南下的的资格。


一共选出十营,共计五千人。


对外宣称,挑禁军下等兵马、杂役四千负责运输,禁军一千为正规军出战。


步军司都指挥使康保平侧头对刘安说:“安哥儿,汴梁六个营你只在北大营挑人,这事老叔我不好和其他人交待。”


康保平,他的军功爵位原本没资格坐到这个位置。


两年前,他兄长大宋名将康保裔对辽国一战,力战而死,皇帝停朝三日,亲自去家中吊唁,然后把步军司的都指挥使给了他。


康家,武勋世家第二阶之一。


也是大宋能打的武将世家。


康保平这么一说,另两位也看向了刘安,他们也认为这事不能这样办。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jj.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jj.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