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荣华路之我不为刀俎 > 第164章 景知县请吃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64章 景知县请吃

  荣华路之我不为刀俎

吕赞臣和龚昌遇坐在牛车上,行走在武攸城内,来来往往的市民们和县令景志刚一样,投来了异样的眼光,但是市民更多的是羡慕和赞许,牛车成了沿途的一道别样的风景。


那头大黄牛还不时抬起头来,对着天空嗷嗷地叫几声,很是得意。在龚昌遇的生活里,从来没有见过乘坐牛车的富商,吕赞臣是第一人。


龚昌遇伸出大手,拍拍大黄牛的后背问道:“吕兄,牛车坐着确实比马车要舒服一点,好像有失你做为土豪的身份哦。”


“我不觉得。牛车的由来已久,牛车的发明者据说是王玄,而让牛车成为潮流,这要归功于汉代的士族阶层。”吕赞臣笑呵呵地说。于是他给龚昌遇细说了关于牛车的一些常识。


……马车的车身大多是敝露的,对乘车人的仪容有很严格的要求,要在车上正襟危坐,保持端正的姿态,不能东倒西歪,在颠簸中也得着保持乘坐的姿态,这对乘车人来说也是一种锻炼了。马车跑得越快,颠簸得就越厉害,而且飞起的尘土也就越多,乘车的人不怎么好受。


东汉中期以后,发展起来的士族阶层倍感拘束,出于追求舒适的本能,不少人逐渐舍弃马车,转向牛车。牛车具备马车没有的优点,乘坐牛车行走缓慢而平稳,车厢宽敞高大。出行者可以携带家眷,或者侍女服侍自己,而且在车厢中随意坐卧,没有人能知道。


魏晋以后,牛车逐渐得到了达官显贵甚至皇帝的青睐,乘坐牛车不再是低贱之事,成为贵族之间互相比拼、炫耀的时尚新潮流。东晋南渡以后,牛多马少,于是牛车更加兴盛,马车的地位下降得很快。但是牛车流行持续了五六百年之后,人们又恢复到了马车尊贵的观念。


在崇尚马车、以马车显尊卑的时代,乘牛车又被看做是身份、地位卑微的人所为,到了清和一朝照样如此……


听完吕赞臣的讲解之后,龚昌遇茅塞顿开:“吕兄,我终于明白你为何坐牛车的原因了。商人虽然富有,却没有任何政治地位,被划归为庶民、小人之列,大多是一些商贾或者落魄文人才坐牛车的,牛车拉货、代步还是很不错的。”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jj.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jj.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