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荣华路之我不为刀俎 > 第344章 战前总动员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44章 战前总动员

  荣华路之我不为刀俎

摩诃末天真地以为成吉思汗是胆怯,对此置若罔闻,断然拒绝了使者的要求。于是摩诃末不仅亲手杀害了巴合剌,还下令手下剃光两位副使的胡须,以示羞辱,而后将他们押送出境。


为了一己私利,自负的摩诃末根本就不把成吉思汗放在眼里,因为他眼里装不下成吉思汗。此时的摩诃末已决意倾举国之力,欲与蒙古国一决雌雄,将花剌子模国的军民绑上了战车,推向了战争的危险边缘。


两位副使被剃光了胡须,被强行驱逐出境,这是对蒙古国的大为不敬。他们一回到蒙古草原,成吉思汗好好地安抚了使者一番,抚恤被杀正使的家属。他要挥剑西进,率领他的蒙古铁骑远征,踏平讹答剌城,横扫花剌子模国,活捉摩诃末,杀光那些有罪的人,为死去的子民报仇雪恨。


成吉思汗把攻打金国的指挥权全权托付给木华黎,自己却一门心思扑在制定征讨花剌子模的作战计划上了。


若要发动对花剌子模国的全面战争,切忌意气用事,首先得解决周边的小国和仇敌残余势力,打通通中亚及西域的丝绸之路,保障蒙古的后续部队和后勤物资源源不断地送往前线。成吉思汗率兵相继击败了西夏、维吾尔诸部,牢牢控制了丝路的东段。


成吉思汗继而派长子术赤和大将哲别率领蒙军铁骑两万多人马进攻曾经保护过维吾尔的西辽国。哲别宣布“不抢、不烧、不杀”三不政策,采用“政治瓦解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的策略,蒙古军军纪严明,广泛宣传信教自由,开放被查封的清真寺,争取了大量***教徒的支持。


西辽国的都城八剌沙衮和岭北诸城的士兵均不战而降,退缩到可失合儿的西辽自封的皇帝屈律从失道寡助,带着三个随从仓皇出逃。屈律从在巴达哈伤境河谷中被猎人捕获,送交哲别处。


为了扑灭西辽人马的怒火,哲别将屈律从斩首示众。术赤、速不台率军在垂河流域全歼仇敌篾儿乞部,就这样丝路中段贸易财富亦被蒙古国收入囊中。


攻灭西辽之战拉开了西征前哨战的序幕,花剌子模王国仍然控制丝路西段,榨取大部分利润还如此嚣张。拿下西辽后,蒙古帝国的西境领土就与西域接壤了,成吉思汗多次到边境巡察。撒马尔干曾经是西辽的国都,被外国人抢占了,成吉思汗真想立马率领他的千军万马就收回中国人的土地,掐死那个批准屠杀蒙古商队的糊涂国王摩诃末。


蒙古帝国领导核心集团进过集体决议,最终敲定了西征花剌子模王国作战方针。成吉思汗从西夏、畏兀儿、哈剌鲁和西辽征集了大批人马参加征战,主要担负杂役和掩护后勤交通线。在蒙古境内募集成千上万的工匠随军,组建了工兵营,以增强蒙古骑兵的攻坚能力。蒙古军主力全部参加西征作战,动员兵力不少于20万人,总攻拟定于1219年秋天开始。


为了防止大军西征后,蒙古诸部落的旧贵族伺机反扑,成吉思汗任命木华黎为太师国王都行省承制行事,全权指挥部分蒙军和中原各路降兵,稳打稳扎,继续进攻金王朝。帖木格亲王和阿剌合别姬分任大漠南、北监国,率部分蒙军留守草原故地。


成吉思汗统率的蒙古骑兵,经过多年征战的洗礼,已经发展成为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战术熟练、进攻勇猛、纪律严明的军队,虽然他们的数量并不多,可是战力异常强大。


他们乘坐的蒙古战马是一种特殊的战马,春夏秋冬都生活在野外,极具忍耐力。每一个蒙古士兵都精于骑射,他们可以在战马快速冲刺时,用弓箭准确地射击敌人,即使后退,也能频频回首将追杀的敌人射落马下。


为了一举消灭挑战者摩诃末,蒙古诸王、诸驸马、诸将在和时间赛跑,积极备战,从1218年底到1219年初就完成出征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只等成吉思汗一声令下了。


西征前,成吉思汗给每一名蒙古骑兵配备了基本武器装备,包括皮制的盔甲、少量从敌人那里缴获的锁子铠甲、长枪、短弯刀、狼牙棒、标枪、套索和弓箭。这些装备随身携带,或置于马鞍上。别小看它们,虽然非常简单,却很实用,尤其适合实战中骑兵冲杀和格斗。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jj.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jj.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