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诡三国 > 第九六九章 叹息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九六九章 叹息

  诡三国

“冀州现在情况如何?”


说完了关中的下阶段布置,斐潜自然而然的就和徐庶转到了东面的方向,如今斐潜这个地盘南面自然是关中地区,而北面则是受到鲜卑人的威胁,在太行山以东,则是与袁绍的冀州接壤,冀州幽州的局势变化,就成为了斐潜时刻需要注意的事情。


河东的王邑和西河的崔钧,虽然也是关注的对象,但并非关注的重点。崔钧和王邑虽然都有一定的手段,智慧和情商都不差,但是这两个人手下没有足够分量的将领,也没有强悍的部队,所以并不能算是一个较大的威胁,暂时可以先放放,将其作为一个缓冲区域来对待。


冀州面对的东西,和斐潜现在有些像是,一方面都有胡人外在的威胁,一方面也有汉朝内部的斗争,另外同时也有不知道是盟友还是敌人在身侧徘徊……


北方的游牧民族,向来是华夏王朝的一道伤口,虽然不一定每次都致命,但是时不时的都会流血,从周朝一直流到了清朝。


自始皇大帝嬴政开创大一统的万世基业以来,秦朝采取狂修长城这种极品防御措施来抵御匈奴部落的游牧骑兵;经过多年韬光养晦和休养生息的东西两汉王朝终于换来大规模讨伐匈奴的辉煌战果,南匈奴归附中原王朝,北匈奴一路向西逃遁,慢慢消失在欧洲的浩瀚历史尘埃中。


但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侵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从五胡乱华开始,北方的游牧民族的灾害就一次胜过一次,公元1200年时,北方的“神族”成吉思汗家族率领蒙古铁骑扫荡了欧亚大陆;公元1600年时,曾经折磨脑残朝廷诛杀名将岳飞的女真部落再度崛起,凭借大明王朝上至末代崇祯帝、中至名将李成梁、下至大顺朝开国流窜帝李自成的轮番政策失误,一举扣关成功,问鼎神州,将世界啊……


“……此事……恐怕刘大耳脱不开干系……”斐潜思索着,无意之下竟然将刘备的绰号给说了出来。


“……刘大耳?”徐庶转了转眼珠,想了想,问道,“君侯可是说黑山军的统领?想不到君侯竟然已经知道了……原来领兵在邺城作乱的黑山统领,叫刘大耳啊……”


黑山军当中有这样的一个统领吗,徐庶确实没有多少的印象。黑山当中,各家统领都是以绰号示人,因此有个什么大耳的名头也不以为奇。


“啊……这个……”斐潜愣了一下。


按照徐庶此言的意思,邺城是黑山军作乱?


这个冀州,都乱成什么了,似乎比起关中这一带也好不了多少啊!


幸好自己当初没有选择去抱袁绍或是曹操的大腿,按照现在的局面,自己在后世里面那些并不怎么可靠的信息,恐怕装不了几次那啥,就要面对如此繁杂无比的局面……


“黑山军如何能进得邺城?”斐潜旋即又想到了一个问题,“难不成是……”


汉代虽然没有什么人脸识别系统,但是依旧有过所,有封验,有关防,哪里是那么好混进城中的?若是一个不大的小县城,城防松懈,那么还多少有些可能性,而邺城好歹是袁绍的大本营,岂能是任人来去自如不加巡检?


徐庶点点头说道:“虽说袁车骑以势夺得韩文节之位,毕竟还是有一些不够磊落……韩文节其为人么,多少有些优柔寡断,不过在其经营冀州这些时间内,民殷人盛,兵粮优足,也不失是一个好州牧,却被袁车骑如此逼迫,自然也是招人愤慨……”


徐庶叹息了一声,说道:“掩护黑山军进城的,便是韩文节原属的长史耿文威、别驾闵伯典二人。此二人先是谏韩文节于袁车骑未起之时,又辞袁车骑高官厚禄于后……可谓忠主之臣矣……可惜……”


原来是这样。


所以这样的一切都说的通了。


“……如此,韩文节恐命不久矣……”斐潜也叹息了一声。


徐庶闻言一愣,然后默然。


***************


而此时的韩馥已经是离开了冀州,准备回颍川的家乡去。从冀州往南,一路还算是太平,并没有什么盗匪滋扰,过了陈留,再往南便是颍川了。


韩馥坐在马车之上,回首躺倒在一旁,双腿捆绑固定在一处,昏昏欲睡的大儿子,不由得轻轻叹息了一声。不是韩馥不明白,而是这个世界变化快……


说好的仁义礼智信呢?


逼迫自己将冀州牧拱手相让还不够,还派人将自己的大儿子的双腿打断……


可有所谓“仁”?


当年文威几次劝说要自己除掉袁本初,想着自己受了袁太傅之恩,不忍下此毒手,却未成想到如今反倒被咬一口……


自己坚持的“义”又有什么意义?


假借皇帝之名承制,视家国法度于不顾,又焉有什么“礼”可言?


而所谓的“信”,呵呵……


或许现在便只剩下了“智”。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jj.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jj.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