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1627崛起南海 > 第160章 海汉民团的战斗力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60章 海汉民团的战斗力

  1627崛起南海

由于明朝官方的军事武装力量大多集中在城市,对于广大非城市地区的护卫能力十分有限,所以乡绅大户自行组织民团、保安团一类的准军事力量也是常事。(更新最快最稳定)特别是在经常受到海盗袭扰的东南沿海地区,几乎是所有的村寨都有民团的存在,有些人口密集地区还有数个村寨联防的大型民团,其民兵数量甚至超过千人。李奈常年居住在广东,也过不少的民团,但像海汉人这般训练民团的,他还真是第一次见到。


一般的民团训练,都是由大户请来几个武师或是从军中退伍的老兵,传授给民兵们一些基本的打斗技能。是的,只是打斗,而不是战斗,这是因为教官们也极少有人对战斗或者战争有比较清晰的概念,更谈不上什么指挥的技巧了这种民团教官是不太可能请到高级军官出任的。这样的训练水平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民团的指挥员往往只能有效地指挥班排级别的战斗,至于更大规模的军事力量调动和作战指挥技巧,就严重缺乏相关的训练,往往只能靠临阵的发挥来拼运气了。


民团训练的内容,基本都是以打熬身体的体能训练和格斗技为主。鉴于这个时代的绝大多数人都是一天两顿,热量的摄入很是有限,所以体能方面的训练也多是做做样子而已。而格斗技更多的是强调个人的战力,却非军队的协作战斗技巧。至于说队列方面的训练真的少之又少,得没错,明军的鸟铳的确有这个问题存在,所以我们已经想办克服了这个缺陷。”


陶东来伸出手去,古卫心领神会地递给了他一把火绳枪,然后是一支两尺长的刺刀。刺刀的末端是一个套筒,陶东来将套洞口对准枪口套入,然后一转,便通过枪身上的卡榫固定住了刺刀。这样一来,五尺长的烧火棍立刻就变成了七尺长的短矛。这必须得感谢军工部门的努力,是他们让卡榫式刺刀提前了半个多世纪出现在了这个时空当中。


陶东来手上稍稍用力一捅,刺刀立刻便将那一寸厚的标靶扎了个通透。目睹了整个过程的李奈和贺强都是张大了嘴巴,一句辩驳的话也说不出来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jj.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jj.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