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1627崛起南海 > 第784章 新殖民港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784章 新殖民港

  1627崛起南海

董烟云看到这地方,脑海中倒是有了一点印象,他早年经常来往于漳州和大员港等地,也曾经乘船路过此处,知道这里的狭窄湾口内有一处面积颇大的港湾。不过他倒是从未有过在这个地方登岸的经历,因为据说此地的土著十分凶残,不但好吃人肉,而且其口味极重,必等尸体**生虫之后再吃。当然了,这其实只是以讹传讹的说法,马卡道人虽然的确口味有点重,但还没到吃人的地步。不管传出这种谣言的人目的为何,耸人听闻的传闻足使董烟云这样不明真相的人望而止步。


董烟云当时对这个地方还是有些兴趣,打算后续报请许心素多派些人手给自己,然后探一探这个地方是否有移民开发的价值。不过后来许心素与郑芝龙的关系急转直下,不得不花钱买官换取一过有谁算计了海汉。


帆船缓缓靠岸,待搭好跳板之后,杨运便来请董烟云上岸。董烟云下到码头上,立刻便看到了安西。他知道自己从澎湖出发之后,钱天敦肯定就已经用电报联系了这边,连忙主动迎上去道:“岂敢有劳安总!”


果然安西笑嘻嘻地作揖回礼道:“还是董先生辛苦,为了来这荒郊野外的地方,特地从澎湖坐了一天的船过来,想必也不轻松。”


两人站着寒暄了几句,安西便邀请董烟云去港务中心的食堂用餐。董烟云在船上还没吃晚饭,此时也的确有些饿了,当下便爽快地应下来。


高雄港的基地刚刚草创,甚至都没有对外开放,当然也没什么酒楼饭馆之类的场所用来招待客人,只有港务中心设了一个专供归化民干部和海汉首长使用的食堂,环境条件自然也比不上海汉治下其他已经成了气候的港口,就一个四面通风的竹棚而已。不过菜色倒是别无二致,在三亚胜利堡能吃到的,这里也几乎都能供应,也就是就餐条件稍稍寒酸了一点。


董烟云倒也不介意这种细节,他来高雄港的目的是来看看这边的开发进度,顺便跟本地的海汉主管套套近乎,吃住的条件并不是他所关注的重点。不过到了食堂之后他还是很开心地见到了另外一位认识的熟人,海汉民团的年轻军官陈一鑫。


三人在饭桌上并没有过多地谈及高雄港的开发状况,董烟云倒是有几次试图把话题引到开发进度上,但安西都很圆滑地转开了话题,只说等明天会亲自带他到处转转。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既然海汉人不打算在酒桌上谈论这件事,董烟云便也不再继续追问下去。


第二天一早,便有工作人员给董烟云和他带的两名随从送来了早餐。吃过早饭没多久,安西便主动登门,邀董烟云去参观本地的开发状况。


考察的第一站是位于岸边不远处的移民营地,也就在董烟云住的地方旁边。昨晚天色太暗,加上移民营地目前仍然在执行宵禁,董烟云并没有看到这个营地的规模有多大。到了白天一看,董烟云也是暗暗吸了一口冷气,光是看这成排成片的大型帐篷和远处正在搭建当中的简易板房,他也大致能推算出海汉送来此地的移民只怕早就过千了。


单从时间上来推算,澎湖驻军第二次登陆台湾岛之后,海汉才开始实施移民计划,到现在前后不过十日左右,竟然就已经在这里安置了如此之多的移民了。以海汉过去开发殖民地的做法,眼见所见恐怕仅仅只是第一批抵达这里从事基建的先遣队而已,后面肯定陆陆续续还有不少批次。


荷兰人在大员港经营了八年,现在算上归附于他们的仆从和土著,当地也不过两三千人口而已。十八芝在笨港经营的时间也与荷兰人相差无几,控制区内的人口倒是比荷兰人多一点,但由于当地并没有比较好的港口条件,与外界相连的仅仅只是一个内河港,因此商业开发程度极低,当地绝大多数人口都是依靠种田打渔维生,创造财富的能力也极为有限。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jj.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jj.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