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史上第一绝境 > 第一八零章 杀招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一八零章 杀招

  史上第一绝境

说话的乃是刑部的人,大殿之内也就梁俊和文渊不认识这人。


这人乃是刑部左侍郎,姓洪,单名一个周字。


三十五六的年纪,一脸的正气。


殿中人一见刑部左右侍郎都出来了,纷纷向着刑部的老大,尚书陈征看去。


陈征虽然没有苏德芳的资历那么深,但也算是朝中硕果仅存的几位老臣。


现如今大炎朝内忧外患,他这个刑部尚书自打进军机处没进去之后,也没了往日的进取之心。


属于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现在完全处于退休状态。


老头当了一辈子炎朝的官员,对于大殿内现在的情形熟悉无比。


类似的场景这几十年来,含元殿里没少上演。


在陈征心里,把这种现象称作斗太子。


每隔十几年甚至几年,就会上演一番。


结果也只有两种,要么太子赢了,要么太子输了。


虽然今年双方阵容乃是这几十年来最强的,可那又如何?


不管谁赢了,自己依旧是刑部尚书,明天还得照常上班。


因此陈征对大家的眼神并不在意。


都看我干嘛?刑部和工部都已经被军机处几位大佬渗透干净了,除了自己这刑部尚书和难兄工部尚书俩老头没人要外。


刑部和工部上上下下官员再没有一个是俩尚书的心腹。


“来了。”梁俊听到这话,知道军机处的反击开始了。


果然和他想的一样,一上来他们就打算拿文渊动刀子。


文渊站在一旁也有些紧张,他听从梁俊的安排戴着面具进来,原本是怕人认出来,徒生麻烦。


可正是因为这面具,一进来就吸引住了百官的目光。


纷纷猜测跟在太子身后的人是谁,连带着一同进来的七皇子反倒没多少人注意。


军机处这几位和殿内城府深一点的,也就是一愣神的功夫,就猜到了这人应该是文渊。


毕竟文渊的名声太响,他又是太子的结义兄弟,如今梁俊摆明车马和军机处对着干,宫里宫外可以说是危机重重,带着文渊防身再自然不过。


“捉拿文渊?”梁俊笑道“敢问这位大人,为何要捉拿文渊?”


洪周一听梁俊连自己的姓名都懒得提,心里憋起一股怒火来。


太子何以目中无人至此!


他其实不知道,梁俊并非无视他,而是真的不知道他叫什么,在哪个部门工作。


洪周面色沉稳,不急不缓道“回禀殿下,镇军大将军只因为不通晓大炎律法,便可不通过大理寺审理,直接宣判。文渊乃是刑部下了海捕公文的重犯,如今此人就在殿内,如何不能直接斩首示众?”


“再者镇军大将军乃是武将,原本无需通晓大炎律法,于情于理来说,本不该判此重罪。文渊以天阳县小校之职,擅杀高南太守,此乃以下犯上之重罪。而文渊又是殿下结义兄弟,殿下曾言,太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文渊知法犯法,更是罪加一等。”


洪周乃是刑部左侍郎,打进士及第之后就在分配到了刑部,和刑狱案件打了半辈子交道,说起话来有理有据,就算梁俊也不由得点头称是。


“文渊,对此你可心服?”梁俊看着站在殿下的文渊,冷声问道。


文渊摘下面具,脸上无比的冷峻,冲着梁俊拱手道“回禀殿下,文渊不服。”


“既然不服,你且说说你的理由。”针对此事,梁俊早就和文渊商议过该如何回答。


虽然之前对过口风,可真的到了这个时候,面对着大炎朝这帮执掌万千黎民生死的官员们,文渊还是有些激动。


这激动之中夹杂着三分愤怒。


“雍州三年大旱,高凤身为高南太守,乃是朝廷命官,不仅不为百姓着想,反而趁机将逃难到高南的灾民哄骗囚禁起来。少则十日,多则五天,便派手下士卒出城,假借平叛之名,实际上则是屠杀灾民,杀良冒功以期朝廷之赏赐。”


文渊说到这,想到了当日在那山寨之中见到的人间地狱,又想到当时对苏柔许下的诺言,心中是悲恨交加,连带着看刑部这帮人有了淡淡的敌意。


“兵部没有核查高凤所谓的功绩,便下表褒奖。吏部没有派人核实,便授高凤以能吏评语。当日侥幸活下来的灾民上到长安城鸣冤,刑部不加受理,文渊受太子之命,为民除害,如何有罪?”


文渊说到这,一张英俊的脸略有些狰狞,言语之中的怨恨直抒胸臆,让人听了不由得胆寒。


好似下一刻,他就要手持长枪像弄死高凤一样,弄死这三部的尚书。


梁俊早就料到文渊在长安城多日,他们明明知晓,却按兵不动,必然别有深意。


想来想去,能想到的原因也就是等着自己回到长安之后,借着文渊冲自己发难。


因此也有意想将计就计,趁机为文渊翻供,毕竟想要让文渊在东宫任职,走上台前,没有一个清白的身份是不行的。


洪周冷声一哼,道“就算高凤有罪,可国家自有法度所在,岂能是你一介小吏所能定罪的。你嘴上深明大义,却将刑部、大理寺和御史台置于何地?若是人人都像你这般,将国家法度是若无物,这天下将成何样子?”


梁俊趁机道“我说句公道话,若是咱们炎朝的百姓都能像文渊这样,见到这帮鱼肉百姓、结党营私的贪官污吏,豁出命去将他杀了。那咱们大炎朝就算是尧舜在世,也得佩服万分。”


“殿下!”洪周面色涨红,简直不敢相信身为监国太子的梁俊,居然为了维护自己的亲信,说出这般误国之言。


“殿下慎言!”礼部尚书苏德芳挺到梁俊说这话,气的直哆嗦“殿下身为国之储君,如今又担负监国之重,如何能够说出这般误国之言!”


老头这一说话,军机处的这帮人和梁俊都十分的头疼。


现在是我们双方在较量,你一个局外的老头跟着瞎掺和什么。


方护更是撇着眼看了看苏德芳,这老头子当真是个搅屎棍,怎么哪哪都有他的事。


苏德芳说这话,虽然明面上是站在军机处这边,可实际上这话让他说出口,基本上就没有什么杀伤力了。


百官都知道这老头自从回来之后,整个人对待礼法简直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


往日里上朝,就算看到哪位大臣的朝服上破了个口子,他都能小题大做奏上一本,说这大臣君前失仪,应该罚俸三年。


老头这种无差别攻击,时间一长,导致整个朝廷上下文武百官,一听到他训人就头疼。


连带着大家伙都觉得,这老头弹劾谁,谁就是无辜的。


苏信更是站出来补了一刀,朗声道“洪侍郎,文渊这般深明大义,本官认为他是将御史台放在了心中。我朝设置御史台,乃是为了监察百官、肃正纲纪。御史台存在的意思也是为了肃清百官之中的害群之马。高南太守高凤徇私舞弊、擅杀百姓、杀良冒功之案,人证物证俱在御史台,文渊以卑克尊,以下犯上,却是受太子之令,虽有小错,却无大过。”


洪周没想到御史台的老大此时出面为文渊站台,感到十分意外。


他原本以为苏信是为了保住梁俊因此才为文渊开脱,实际上哪里知道苏信这些日子以来和文渊相处,对这个文武双全的年轻人十分的喜爱。


就算没有太子这层干系,他也会想法设法还文渊一个清白之身。


苏信和洪周经历大体相似,俩人都是科举中了进士之后就到了现在的部门。


一干就是一辈子,洪周熟悉刑狱的流程,苏信更是了如指掌。


文渊这件案子,虽然看起来是个了不得的大案子,可在苏信眼里却不值得一提。


这件案子只要敲死两点,文渊就能脱身。


这第一点就是证明高南有罪,第二点就是文渊的行为乃是受太子之令。


虽然梁俊当时去雍州只是核查常玉到底有没有谎报旱情,并无处罚高凤的权力。


可有一句话叫做县官不如现管。


甭管梁俊当时有没有这个权力,现在他名义上是监国太子,什么叫监国太子?


简单点来说就是没有皇帝之名,却有皇帝之实的皇帝。


他现在只要说一句高凤该死,谁人敢再去追究当时梁俊的责任?这不是找不痛快么?


梁俊一听苏信叫这位怼自己的老哥洪侍郎,明白过来,原来这人就是刑部侍郎洪周、


“洪侍郎,当时杀高凤乃是孤的旨意,怎么,洪侍郎认为这等狗官杀不得么?”


梁俊见苏信出来反驳,啪叽一个帽子就扣在了洪周的头上。


洪周被俩人双面夹击,就算有再多的理由也知道再在这件事上纠缠下去,只怕会牵连到六皇子身上。


毕竟高凤的上司乃是常玉,而常玉又是梁羽的门人。


兵部为什么没有核查高凤的请功的捷报,就直接把嘉奖发了下去?


吏部为何也没有派人核查,就凭着兵部的回文,就给高凤的评语定位能吏?


一半原因是因为高凤往长安城内送了银子,一半原因则是因为秦王梁羽。


梁羽见洪周落了下风,面露顾忌之色,知道他是想多了,不敢多说话。


心里不由的叹了一口气,洪周虽然有能力,可干了这些年还始终是刑部侍郎,不是没有原因的。


他只是看到自己和常玉的关系,唯恐继续深究下去会影响到自己,他就没有想到自己压根就不害怕被雍州的事牵连到么?


可事到如今,也没有什么好法子,梁羽也没指望借着文渊的事对梁俊造成什么影响。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jj.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jj.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