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桓侯再生 > 第七十九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七十九章

  桓侯再生

笔趣阁 www.biquge.ge,最快更新桓侯再生 !


第七十九章


会稽城,位永兴、上虞二县之间,南有会稽山,北则为海湾,地扼会稽郡南下的咽喉。 会稽城历史颇为悠久,传大禹曾会诸侯于此,故而得名会稽(会集之意)。


建安元年,孙策由王朗手中夺取会稽城。 事隔六年之后,会稽城的归属又将面临变更。 自建安七年二月十二日起,魏延大军以围三阙一之势包围会稽城。


会稽太守吕岱只能凭借手中仅有的2000兵据城死守。


二月十四日,全琮率本部1000军连扫余姚、上虞二县,赶至会稽城下与魏延汇合。 全琮本是奉命从海路佯袭会稽、借以吸引吕岱注意,从而配合魏延大军强渡富春江。


当吕岱察觉中计退守会稽城后,全琮敏锐地捕捉到了战机,果断自余姚登陆,借着吕岱仓促回撤造成的混乱,轻松攻取余姚、上虞二县。


全氏一族与会稽大大小小的宗族关系大都比较密切,全琮攻取两县后,亲自登门拜访了县中的几大宗族,委托他们稳定县中局面。


随后,全琮才领军与魏延汇合,参与会稽城的攻略。


围城之后,魏延耐住自己的性子,一连3、4日只是围而不打,甚至连吕岱派出向贺齐求援的使者都未安排人拦截,仿佛就是要与吕岱进行持久之战。


吕岱起先还有些不解,但随后会过意来————显然,魏延是准备以吕岱和会稽城为饵,引诱贺齐回师救援,而后以逸待劳一举将贺齐击破。


除吕岱手中的2000军外,整个会稽郡也就仅只有贺齐麾下有数千兵马了。 一旦贺齐军被破,会稽郡于刘备军而言便是唾手可得。


虽洞察了魏延的计划,但吕岱却是一点对策也无。 全郡的粮草辎重大都囤积在会稽城中,即便贺齐不回援。 要不了几日其粮草也会耗尽,到时便不战自溃了。


对吕岱而言,惟一的希望便是贺齐能够识破诡计,并顺利将魏延击退。 但这希望,却实在有些渺茫……


至围城的第五日,魏延突然对会稽城发起强大的“攻势”。 上百支箭从东、西、北三面被射入城中,奇怪地是,每支箭都没有箭头。 箭身之上却都绑着一封绢书。


每封绢书的内容都一样————由陆逊起草,征虏将军、丹阳太守张飞,吴郡太守全范等州郡大吏署名的《告会稽百姓文》。


文中批驳了孙氏政权的残暴不仁,并大肆宣扬了孙权军前番累战累败的景况。 另一面,文中又叙述了刘皇叔是如何勤政爱民。 文章最后要求会稽诸宗族、所有百姓尽快弃暗投明。


陆逊此篇文章,仅只不到800字,但文笔犀利,极具鼓动性。 吕岱看后。 既惊其文才,又摄其可能会带来的负面影响,遂急命守卒将所有绢书回收。


但尽管如此,仍有数十张绢书落入城中诸宗族大户之手。 一时间,城中更是暗流涌动。


围城的第八日。 会稽望族钟离氏、吴氏、骆氏突然联手向吕岱发难,意欲献城归降。 这三大宗族非但人、财、物力雄厚、在会稽的影响力更是其他宗族难以匹敌。


吕岱本与这三大宗族关系不错,万万没有想到在最艰难地时候,他们居然会倒戈一击。 促不及防之下。


吕岱虽极力想将形势控制下来,但仍是无力回天————吕岱麾下2000兵马,其中居然有近一半是从钟离、吴、骆三族借调过来的私兵。


三族倒戈时,这些私兵毫无疑问地跟随原来的家族。


会稽城中的内乱,很快便被魏延、廖化等人察觉。 陆逊认为,城中内乱必是有宗族大户对吕岱倒戈相向。


陆逊向魏延提议,由于情况发生变化,应当改变“围点打援”的原定计划。 即刻出兵攻城,借以策应城中宗族,乘机一举夺城。


简单商议之后,魏延认可陆逊的提议。 随即,魏延、廖化各领一军从东、西两门同时发起攻击。


会稽城中守军原本便不多,因内乱的缘故又分为两边相互厮杀,太守吕岱更是被“叛军”死死纠缠。 魏延和廖化的攻城几乎遭遇不到任何抵抗,不到两盏茶地工夫。


狼牙营第一曲在其军司马蔡行的率领下。 先登攻上西城楼。 将为数不多的守军压制后,蔡行命人打开西城门。 其余士兵从城门一拥而入。 不多时,魏延也领军攻破东城。


随着魏延、廖化大军的攻入,城中形势彻底逆转,吕岱再无回天之力。 百般无奈之下,吕岱率领仍效忠于他的百余名士兵奋力从南城突围。


魏延也不着急追赶吕岱,反而先命大军稳定住城中局势。


待局面稍稍稳定后,钟离氏、吴氏、骆氏三族地族长求见魏延,表示了对刘备的臣服之心,并主动提出每族向魏延提供私兵千人、粮食千石,以充军用。


魏延毫不谦让地接受了三位族长的美意。


一个时辰后,全琮押解着吕岱返回会稽城。 率军攻城时,魏延早想到守军脱逃的可能,便命全琮领一部兵马埋伏在城南要冲之处。


当吕岱领着少数残兵逃至伏击圈时,全琮突起发难。 吕岱虽奋力抵抗,但终是寡不敌众,最后被全琮生擒。


郡治告破,太守被擒,经此一役,会稽战事地大局便已定下。 尽管平越校尉贺齐仍领有数千兵马,但回天已是无力————贺齐虽擅用兵,但魏延、廖化也并非庸手。


更关键的是,以钟离、吴、骆为首的会稽宗族大半已经倒戈,注定贺齐无法再获得半点支持。


甚至,贺齐麾下士卒中有近半也是来自各大宗族,这些士兵随时都有可能对贺齐反戈一击……


攻克会稽之后,魏延一面派遣快马急向吴郡、丹阳报捷,另一面则派遣使者拿着加盖会稽太守印信的通牒,前往会稽各县,斥令诸县归降。


………………………………………..


会稽郡永康县之北10里,一支4000余人的兵马正在做短暂的屯驻休整。


平越校尉贺齐与麾下各曲的都尉围成一圈,面色阴翳地商议着什么。 在他们几人中间。 是一名身负重伤的士卒。


“……大人,会稽城当真失陷了么?”一名都尉不敢置信地说道。


“这怎么可能?”另一名都尉厉声驳斥道,“以会稽城地城防,加上太守大人亲自坐镇,怎么可能如此轻易地失陷。 ”


“……”贺齐仔细端详着手中绢书通牒,默然不语地思索着什么。


贺齐与山越地战事本已进入最关键的时刻————贺齐率军与近乎十倍的山越军周旋,一月的时间连胜6仗,破敌5000余人。 自损不足千人。


面对用兵奇谲的贺齐,山越军如大锤砸蚁,有力无处使。 兵员、士气、信心被不断消磨。 贺齐相信,只要能够再胜1~2仗,数万山越大军必然彻底溃败。


届时充兵补户,便可予取予求。


然而,就在这最关键的时刻,吕岱的求援使者赶到————刘备大军突破富春江。 会稽岌岌可危,吕岱命贺齐急速回援。


功败垂成!但贺齐却无暇懊恼——会稽城若失,吕岱若失,后果将不堪设想,回援已是必然。 打定主意之后。 贺齐命士卒精心做了一番布置,借以迷惑山越军。


随即,贺齐领军乘夜色回撤,一连急赶了两日路。 终于抵达永康县。 但就在这时,前方探路地斥候捕获一骑可疑快马,并从那人身上搜出招降通牒一封。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jj.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jj.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