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桓侯再生 > 第一百八十六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一百八十六章

  桓侯再生

笔趣阁 www.biquge.ge,最快更新桓侯再生 !


第一百八十六章


建安八年五月初三,联军主力六万余人抵达襄阳。


五月初五,刘琦自荆南返回襄阳。


翌日,在襄阳州牧府中,刘琦接掌镇南大将军、荆州牧印绶,通告荆襄九郡,在“正式”意义上成为荆州之主。


尽管此前蒯越已派遣使者前往寿春向大哥知会了刘琦将正式接任荆州牧的消息,但襄阳至寿春一来一回费时颇多,大哥那边暂时还未有回信,便由我和二哥代大哥向刘琦表示了恭贺之意。



时隔5个月后,再度恢复安宁的荆州,权力格局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原本在刘表之下,荆州最有权势的两大宗族————蔡氏和蒯氏一消一损。


以蔡瑁为首的蔡氏宗族几乎被夷族,势力全消。 尽管刘琦继位后宣称不会再追究蔡氏谋逆之罪,但这个在荆州盘根错节近百年的豪族已经算是彻底地没落了。


而蒯氏虽然最终赢得权力斗争的胜利,蒯越更成为刘琦麾下的头号辅臣,但蒯氏宗族的实力却在蔡瑁和马超的连番打击下,损失惨重,更为要命的是蒯氏头号智者蒯良的病逝。


这本来应该是尽收荆州权柄的最佳机会,但很可惜,刘琦是一个有力无心的上位者,根本抓不住这个良机。


若在治世,刘琦或许会成为一个守成之主;但在这乱世中,他却绝不是一个合格的领导者……



五月初八,孙乾赶到襄阳,向刘琦转呈了大哥的亲笔手书和贺仪,恭贺刘琦正式接任荆州牧,并表达了加固两家联盟之意。


刘琦欣然回应。 盛赞大哥恩德。



五月初十,李通领军万人自上庸赶到襄阳。 当日击退汉中军后,为防张卫失信去而复返,我和二哥留李通统军万人继续驻守上庸。


如今我大军返回扬州在即,上庸的防务自然要交接给荆州军。 在初七,升任中郎将的文聘率军与李通完成了换防。


五月十二日,在留下李通掌军万人协助荆北防务后,我骑、步军六万余人分两路返回扬州。 孙乾则与诸葛亮一道暂留襄阳。


负责与刘琦议定修改两家盟约、及荆州战事善后等事宜。


当日清晨,刘琦与蒯越、刘磐等荆州大小将官逾千人,亲为我大军送行。 更有近十万襄阳郡百姓自发夹道相送,人如长龙,绵延十里有余。



连续两月的征战中,我军的实际战损超过了一万两千人。 但通过收编马超降军补回了八千多人,一路零零碎碎收编地荆州散兵也有三、四千人,另外刘琦为弥补我方损失。


又调拨了了五千人归我军麾下。


如此一来,我军兵力比之战前不减反增。 但新增的军士与战损的军士,在战力上却是有颇大差距……


由于江东平定,短时内也不大可能有战事发生,六万大军中只有两万人回归丹阳。 其余四万人开驻寿春。 今后一段时间,在军事上我军的主要任务,就是防范曹操的威胁。


回归丹阳的那一路人马,由陈到、郝昭等人负责统领;我则与二哥一并先返回寿春……



大军途经章陵时。 中、西八县的情况已大有好转,百姓已安返家园,利用分配到的谷种开始补耕。 若不出意外,至九月份应该就可以有所收获。


在赈济章难民地过程中,马良的才能得到非常充分的展现。 他统筹粮食分配、安定民心,组织百姓回归家园复耕,所有的一切都被他调度得井井有条。


加上马族在荆州的强大人脉关系,这样一个难度极大的“系统工程”。 就被他信手拈来地解决了。


连本是被大哥派来负责赈济事务的糜竺都被马良的才能所折服,心甘情愿地充当起下手来。


赈济三十万百姓地义举,可谓是将大哥在章陵、乃至整个荆州的名望推到了极点。 据孙乾所说,仅四月一月,就有近三万章陵百姓迁入寿春、庐江二郡。


而我大军经章陵返回寿春途中,时有百姓恳求入伍……


此次出征荆北,乍一看来似乎于我军并无多大好处。 但实际上却已为将来大哥入主荆州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


无论是民心,还是从军事上(长江水道尽落锦帆营之手,荆南与荆北的枢纽完全由我军控制)……



五月二十日。 大军回到寿春。 大哥亲率寿春文武。 出城十里相迎,以大量酒食慰问出征将士。


……………………………………………..


是夜。 寿春张灯结彩,鞭炮齐鸣,举城同庆,贺大军自荆州告捷归来。


州牧府中,大哥设盛宴款待出征将校。



深夜亥时,宴散人去之后,州牧府中重归寂静。


大哥将我和二哥留了下来,三兄弟在书房中秉烛长谈一夜。 从战事详细经过,到马超之事,当然也谈及了我鹿门拜访庞德公之事。


从大哥口中,我也得知了法正之事。 法正果然成功地说服了大哥,未被追究擅自逼死马超之责。


根据法正自己外调避嫌的要求,大哥将其授为吴郡郡丞,辅助全范打理吴郡政务。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jj.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jj.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