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逍遥江山 > 622章才堪大用
字体:      护眼 关灯

622章才堪大用

  逍遥江山

朱瞻基斜眼厄了他一眼,笑吟吟的道:“如何?“


杨峥咬了咬牙道:“一味的奉承也不行,一味的贬低也不行,对付这种自鸣得意的太子,最好的话儿,就是实话实说了?“


打定了主意,用力的吐了口气,朗声道:“殿下笔顿挫转折,遒劲飞舞,巧妙的点出了松声之意境,难得是在如此气势景色中,一隐者凭眺倚栏,静听松风,可谓是寓意深远,微臣眼拙,看不出其中寓意,还请殿下见谅!”


朱瞻基哈哈一笑,道:“好,好,你能说出这些,足见你看得极为认真,孤这幅画卷,诚如你所言,画面既清润秀雅又浓重雄健,但其中的寓意,寻常人也看不出来,但孤不相信你会看不出?”


杨峥心头一震,迎上了朱瞻基的目光,忙抱拳道:“微臣不知,请殿下恕罪?“


朱瞻基道:“你何罪之有?“


杨峥知道自己的那点小心思,再也瞒不下去了,朗声道:“殿下此卷,以隐士望向巍峨的高山,若是微臣没看错的话,殿下是以此画卷寓意是“安石不出,如苍生何!”


朱瞻基哈哈一阵大笑,眼里闪过一丝得意之色,淡然一笑,道:“你果然没有辜负孤的期望,你才堪大用,孤的确有此意?难得是你能看懂?”


“未免他看重我了吧?”杨峥心中嘀咕,嘴上却不敢说来,安石不出,如苍生何!八个字说起来容易,可不是什么人都能担当这个八个字。


东晋名相谢安,年轻时曾隐居会稽东山,以山水文籍自娱,无出仕之意,然却胸怀韬略,留心时政,人喻之为诸葛孔明。“安石不出,如苍生何!”都希望他出来主持政局。简文帝时,国运每况愈下,已过不惑之年的谢安慨然叹曰:“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为晚”,于是由会稽赴建康接任丞相,,成功挫败桓温篡位,并且作为东晋一方的总指挥面对前秦的侵略在淝水之战以八万兵力打败了号称百万的前秦军队,致使前秦一蹶不振,东晋自此也获取了数十年的平和。


他自问没有谢安安定天下的本事,也没有谢安魏晋时风骨,以这八个字来说事,让他心头惊讶万分。


朱瞻基看出了他眼里的犹豫,也不多话,对着那太监道:“铺纸!“


那太监心头一颤,急忙撤了这幅字画,重新铺好了纸上。


朱瞻基略一沉吟,道:“杨爱卿再看一幅画?“


杨峥想要说不用了,但朱瞻基已经运笔如飞,几个勾勒,纸上又多了一幅画面。


“杨爱卿,这一幅画卷,你可识得?“朱瞻基停笔问道,语气竟多了几分威严。


杨峥心头一动,凑过脖子望去,见那画卷上画了一个身材高大相貌魁梧的男子,那男子一面击筑,一面唱着歌声,四周围着不少人在大声欢呼,身后旌旗上,写了一个大大的“汉”字,旌旗随那汉子舞曲而动,整个画面立体感极强,看了这样一幅画面,他就算是再不熟知历史,也知道这高大的男子是汉高祖刘邦了,而他所唱的歌就是那首被历代帝王所推崇的《大风歌》了。


朱瞻基这会儿放下手中的湖笔,朗声道:“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公元前一九六年,淮南王英布起兵反汉;由于其英勇善战,军势甚盛,刘邦不得不亲自出征。他很快击败了英布,最后并由其部将把英布杀死。在得胜还军途中,刘邦顺路回了一次自己的故乡——沛县(今属江苏省),把昔日的朋友尊长晚辈都召来,共同欢饮十数日。一天酒酣,刘邦一面击筑,一面唱着这一首自己即兴创作的《大风歌》;而且还慷慨起舞,伤怀泣下。席间由一百二十人歌唱助兴,刘邦击筑伴奏,气氛极为热烈,和大家一起饮酒,在宴席上他唱起这首大风歌,吐出了作为胜利者的豪气万丈,同时也渴望人才帮自己守卫国家,若说刚才那幅画有些寓意的话,那么眼前的这幅《大风歌》则是赤luoluo的告知杨峥了,他就是朱瞻基需要的人才!


朱瞻基厄了杨峥了一眼,悠然一笑,眼里光芒一闪,语气略带冷意的道:“杨爱卿你可看明白?”


“傻子都能看明白?”杨峥心里没好气的应了声,这哪儿是来说话聊天的,分明是来施压的么,可心里有这想法,却不敢有丝毫的表现出来。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jj.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jj.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