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美食从和面开始 > 第662章 “杂烩”和“杂碎”【求月票】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62章 “杂烩”和“杂碎”【求月票】

  美食从和面开始

在国外,像左宗棠jī、李鸿章杂烩、酸甜咕咾肉等菜品深受老外们的欢迎。


但是他们的做法,早已经被当地的饮食习惯所同化,好多人从小大到都没吃过正了八经中国人做的中餐,吃的都是老外做的。


所以他们很向往来中国,吃一顿中国厨师做的那些中餐。


这也是为什么刚刚徐拙一说要动手做红薯泥,他们就那么兴奋的原因。


实在是吃了那么多年西方人做的中餐,现在冷不丁能见到中国人做的中餐,有些抑制不住的激动和兴奋。


炒红薯泥让他们大开眼界。


而徐拙做的左宗棠jī也让他们感觉不虚此行。


不仅品尝了到了正宗的左宗棠jī,而且顺带着还学会了正宗的做法。


这一趟真来值了。


现在听赵光明说明天要做李鸿章杂烩,大家就更加激动了。


“徐拙,你需要什么食材给我说,我提前准备好。”


徐拙笑笑,刚准备把李鸿章杂烩这道菜所用到的食材给赵光明说一下,突然就愣住了。


因为他发现,这道所谓的李鸿章杂烩,是他娘的两道菜!


一道是李鸿章杂烩,用海参扇贝等食材,用jī汤炖煮后盛在盆里,摆上好看的花样,跟徽菜的一品锅很相似。


据说这道菜是李鸿章出访美国时候,在领事馆招待外宾,因为菜品不够,所以用厨房剩下的边角料做了一道菜出来。


这个传说很有市场,很多人到现在都津津乐道的说这事儿。


然而……


这是一条彻头彻尾的假消息。


根本就没这么回事。


而且老外们,也不喜欢吃炖煮类的菜品。


所以,国内传得比较广的李鸿章杂烩,根本就是国人自己添油加醋给杜撰的故事,菜品也只是安徽的杂烩菜。


而在美国流行的那道李鸿章杂碎,确切的叫法应该是炒杂碎。


徐拙得到的第二道菜,就是这道炒杂碎。


得到技能之后,徐拙顺带着也把两道菜的来源给了解了一下。


李鸿章杂碎,跟李鸿章一点关系都没有。


炒杂碎是19世纪中叶,珠三角一带的华工带到美国的一种菜式。


虽然这道菜取名为杂碎,但是用的食材却不是动物内脏,而是一些厨房的边角料。


用jī肉或者猪肉跟这些厨房边角料入锅翻炒,炒出来的那种碎糟糟的菜,就是所谓的炒杂碎。


这道菜中,杂碎两个字要分开理解。


杂,指的是食材杂。


碎,指的是成品碎。


这种小炒因为取材方便,做起来速度快,而且不受食材限制,价格比较低廉,所以在美国很受欢迎。


不仅华工爱吃,连美国人也喜欢。


纽约首家中文报社的主笔王清福,将杂碎描绘成纽约华人的主食,甚至还称其为“中国国菜”。


这当然是个天大的误会。


中餐菜品繁多,往后排一万名也lún不到这道炒杂碎撑场面。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jj.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jj.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