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问道章 > 第四十八章 瞒天过海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四十八章 瞒天过海

  问道章

武乡试内场,只考两题,上午帖经,下午策论。


总体而言,难度并非很大,对文墨的要求,大概是文秀才的水准,还混杂了一些军事水平的考察。


不过,对于很多纯粹的武夫而言,要他们提着百八十斤的大刀砍人容易,提起一支小小的毛笔写字却是跟要了他们的命一样。


奈何国法如此,若是内场交了白卷,武艺再好也得黜落。


也只有那些真正吃了大亏的武者,才会静下心来好好读书,只是往往蹉跎,过了四十岁,基本便很难中举。


国家取材是要用的,普通外功硬功一过中年便会威力徒降,更何况四十岁再从军打仗,又还能有几年?是以不论文举武举,考官都喜欢年轻的考生,这十分现实,也很残酷。


武经乃是一部兵家经典,融汇诸多行军打仗、扎营练兵的基础诀窍,还有一些粗浅但正宗的武功在上面,往往被高门大户收藏,很少流落在外。


基本上,要到郡一级的世家,才能收藏本,县内的豪qiáng,至多获得些残篇。


要是普通人,连武经本都接触不到,谈何背诵默写?


世界便是如此残酷,从一开始便拉开距离。


考场之内。


段玉打开试卷,却是一笑,不暇思索地提笔便写。


他身为篆刻师,本身便是书法大家,一手行文写得颜筋柳骨,横平竖直,字字通透,宛若印刷出来的一般。


这卷面,看着就十分舒服,无形中加分不少。


至于策论,往往问的是行军打仗中的情况,这方面段玉没有什么实际经验,但也看过无数专家点评、杂志分析、甚至小说家言,再加上前世磨练,也是自成一家,更何况,要论嘴炮功夫,纸上谈兵,穿越者无惧任何人。


只是故意收敛了些,显得有些想当然耳,算是略微藏拙。


原本一天的考试,到了中午,便已经部完成。


此时最后检查一遍,见格式、避讳等等都没有错误,便叫来巡考,直接交了卷出去。


这一路都是平平安安,显然行人司也放弃了某些打算,不由心中一笑。


……


七日之后,乡试放榜。


暖风和煦,春sè宜人,段玉选了个酒楼,叫上几碟小菜,慢慢品着一壶清酒。


他原本不怎么好酒,但重生之后,却渐渐喜欢上了这杯中物,每次喝得也不多,不会大醉,就喜欢那种醺醺然的感觉。


此时半靠栏杆,就在默默思索:


“叶州,乃至庆国内的机缘,能取的,已经差不多被我取光,剩下的不是干系太大,就是未到开启之时……”


“若论羽翼,散修中很少有什么人才,纵然有也被行人司打压了……我唯一能有点把握的,还是那个前世继承九天仙女宗的女修,只是此时的她,不知道是个婴儿还是未出生呢……”


不得不承认,论对人才的培养,还是大型组织才能做好。


其它的野生人才,要么被吸纳,要么被打压,很少有着能顺利成长起来的。


段玉勉qiáng搜索枯肠,才从记忆中又寻到两个名字,一文一武:“倒是还有两个人,文是俞得儒,后来曾经考到榜眼,修儒家应当不错,还有一个,名为李日良,有武进士之才,关键还有个好儿子李文定,在后来抗胡中大放异彩!只是此时我若chā手,恐怕就生不出来了……”


“仔细想想,适合此时招揽的,也只有这两个了,等到武举人下来之后,大可发文邀请,他们还未发迹,或许会来!”


实际上,要说真正人才,这一千多武秀才中,自然有的是。特别是几个武举人,其中不乏进士之才,武艺打磨纯化数年,绝对可入宗师!


但人家有家有业,前途一片光明,为啥要投靠一个同阶的武举人,哪怕是县中豪qiáng?


段玉想到的两个,是记忆中没有根基,后来发迹,此时却还十分贫寒的,饶是如此,也只有五六成把握。


正思索中,只听三声礼炮轰鸣,赫然是校场开始放榜。


两排兵丁涌出,护送着几个吏员,将巨大的榜文悬挂,这榜文红底黑字,第一行便是段玉的名字。


这时候,报喜的公差也到了,被郭百忍引着上楼:“恭喜段老爷讳玉高中叶州武乡试第一名解元。京报连登黄甲。”


连连贺喜当中,又送上几个托盘。


上面是一张牛角弓,有着一石,需耗费三年制作,算是良弓,除此之外,还有一张官府文书,凭此就可以去历元县换得十亩良田的地契。


最后,则是一个新的身份文书,以及腰牌,证明着武举人的身份。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jj.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jj.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