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 第二百零三章 正式报告,讲解的差别,历史性的一刻!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二百零三章 正式报告,讲解的差别,历史性的一刻!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田俊干夫只是不相信证明的学者中的一个。


有好多学者仔细研究过王浩的证明,除了极为稀少的学者看懂了全部以外,大部分都没有明白过来。


其中有几处的逻辑分析,他们都感觉有些别扭,似乎是有些不合理,但具体哪里不合理,他们也没办法说出来。


直白来说,就是没有看明白。


其实也是很正常的,有一句话说得好,术业有专攻。


科学研究上更是如此。


很少有数学家能够全面发展,他们大多专注于一、两个学科,其他分支学科只是略微了解,即便是国际顶级的数学家,碰到不熟悉的学科,水平都还不如一个优秀的博士。


王浩的证明主要是参数论证,也就是把上一次的证明,常规取值的限制扩大为无限取值。


其中的核心就是逻辑论证,就牵扯到复杂性理论的内容,复杂性理论结合方程计算分析,对基础的要求就比较高了。


没有从事过复杂性问题研究的学者,想要自己看懂内容就会非常困难。


会议厅里,有许多人都在讨论证明过程中的逻辑问题,很有意思的是,罗大勇很快成为了焦点人物。


罗大勇对于王浩的证明理解很深入,因为其核心的内容就是对他们一起进行的研究,拓展也只是添加一些后续方程分析计算的问题。


现在会场中好多学者,在不断讨论相关问题。


罗大勇也加入了话题,和几个学者一起说了起来,说了几句,后来就变成了其他人听他说。


好几个人都围了过去,其中甚至还包括一个菲尔兹得主。


罗大勇很认真的讲解道,“这是一个n问题的分析,n问题,并不是p问题,n只是一个系数。”


“n*1,是一个单独的问题,可以理解为n个p问题,两者是乘法的关系,而不是指数关系。”


“王浩的证明是从方程参数的共性出发,来研究参数的变换,有一部分内容,就是对于n问题的分析……”


罗大勇说了一些内容。


有些人听着讲解似乎明白过来,但仔细想想还是有些不明白。


有些人则是完全不明白。


逻辑问题往往比计算问题复杂的多,即便是听别人去讲,想要明白过来也是不容易的。


王浩并没有针对问题去谈,因为明天就是他的报告,到时候再一起讲就可以了。


他在会场里见到了很多人,也认识了很多人。


其中有几个很有名的数学家,包括克马丁-海尔,偏微分方程领域的顶级大师,在随机偏微分方程理论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他为复杂方程建立了一套可行的正则性结构理论,并以相关的研究获得了菲尔兹奖。


王浩对于马丁-海尔的印象就是头型很‘酷炫’,甚至让他不由得想到了张志qiáng。


马丁-海尔有一头极为稀疏的爆炸头,头发全部竖立起来,就像是触电一样的感觉,却稀疏到似乎可以点清数量。


“再过上几年,张志qiáng也会这样吧?”王浩思考着摸了摸脑门,他觉得应该注意这个问题,好在自己的头发还没有变少的趋势。


除了马丁-海尔以外,他还见到了布鲁斯-普利策,他们已经很熟悉了,但还是第一次见面。


布鲁斯-普利策见到王浩第一句话就是,“我就是为你而来,王浩,能提前见到你真是太开心了。”


王浩再次揉了揉头发,“你应该是为了论文来的吧?”


“哈哈~~”


普利策尴尬的笑了下,“那当然只是附带的,但你会在《数学新进展》上发表,对吧?”


王浩笑道,“当然,我们是老朋友。”


王浩和普利策闲聊了几句,又遇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人。


迪迪埃-马约尔。


马约尔是个很有名的物理学家,也是欧洲核子研究组织的巨头之一,但是他来参加ns方程的报告会,就有些人搞不懂了。


“我也是专门为你而来,王浩。”马约尔道,“但不是ns方程,我并不在意能看得见的物理。”


“那你是……?”


“你的湮灭理论。”马约尔兴致勃勃的说道,“我是去年看到的它,听起来非常有意思。我觉得这个想法很好,而且有一定的存在可能性。”


马约尔继续道,“我早就想来和你谈谈了,我希望能知道更多有关的内容,更希望能够验证它的存在。”


马约尔的说法倒是让王浩来了兴趣,“你相信我的湮灭理论?”


“并不是相信,而是无法反驳。”


马约尔道,“我相信世界上所有的物理理论,只要不能证明是错的,那就有可能是正确的。”


“包括弦理论、宇宙论、大爆炸论,等等,我还看到过一个计算宇宙的说法,世界上有很多这种理论,但是其中能验证的屈指可数。”


“湮灭理论,我认为是可以验证的,只不过需要去思考方法。”


“所以我才来到这里。”


王浩笑道,“你的说法很有意思,但是我还没有想过怎么去验证。”


“当然,我早就知道。”马约尔不在意道,“我们可以在这个问题上好好谈谈,不过今天并不适合,还是等你明天的报告结束以后吧。”


“我希望你的证明是错的,然后你可以放弃那些复杂的纯数学研究,来走进物理的天堂吧,你这样的数学天才,理论物理才是你最终的归宿。”


王浩扯了扯嘴角道,“我还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肯定,不过谢谢你。”


“不用谢,加油!”


……


第二天就是报告的日子。


早上的时候,就有一大群数学家来到了东港大学,再加上接待以及负责治安的人,让政务楼会议报告厅附近变得非常热闹。


数学家们来到大学以后,就纷纷进入了会议厅等待。


东港大学的接待还是很用心的,每个学者都有单独的座位和桌子,他们不只准备了饮品,还准备了一些小吃,可以让他们边吃边等。


王浩就没心情注意这些了,他来到会厅以后就去了后面的办公室,随后又准备了一下资料,看着时间差不多才向会议厅走去。


会议厅已经有很多人了。


国内各大顶尖高校都有学者来听报告,有的还带上了学生,会场内还有三分之一是来自国外的学者。


其中菲尔兹获得者就有四个,包括马丁-海尔、阿来西奥-菲加利、邱成文以及陶哲轩,还有一些阿尔贝、沃尔夫等奖项的获得者,比如田俊干夫、路易斯-尼伦伯格等人,其中每一个都可以说是偏微分方程领域的顶尖学者。


他们有的是在谈笑着,有的都是默默坐着。


所有人都在等待。


报告开始的时间定为九点,时间会持续两个半小时,剩下则是答疑时间,提问的人比较多就会延长时间。


相对于ns方程的重大问题来说,两个多小时的报告是非常短暂的,但王浩没有必要做太长时间的报告,因为他只是做计算分析论证,把原来的常规取值范围扩大到无限取值。


至于ns方程解集光滑性的证明,他早就已经完成并发表在《数学新进展》上了。


那一部分证明并不需要报告。


这场报告也不只是学者来听,东港大学还组织了评审会,也就是让来听报告的顶尖学者组成评审,针对王浩的报告给出评审意见,最终汇总决定他的论文是否通过。


评审会的成员包括邱成文、陶哲轩、马丁-海尔、阿来西奥-菲加利、田俊干夫等九名成员,如此多同领域的顶尖学者支撑已经足够了。


很快,时间来到了九点。


王浩准时走进了会场中,他先是朝着台下扫了一眼,随后露出了很平澹的笑容,“感谢大家来到这里听我的报告,这个报告是ns方程光滑性论证,有关‘常规取值’的拓展证明。”


“我相信在场的诸位,应该已经了解了我的另一篇论文,也就是常规取值下,ns方程解集光滑性的证明。”


“现在是对限制范围进行拓展,其中主要的内容都是有关计算逻辑的论证,这个证明的难点也在这里。”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jj.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jj.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