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宋隐在末世 > 89.089 欢宴(改错,伪更)
字体:      护眼 关灯

89.089 欢宴(改错,伪更)

  宋隐在末世

七月二日下午五点,宋隐一行三百一十二人经过七天的长途爬涉,终于抵达目的地:云芝县李拐子村。


村子很小,总共只有四十来户人家,这当中像样一点的房子只有二十来户,不过作为一个贫困的小村子,就算是“象样一点的房子”,也仅仅是些很普通的砖瓦房,看起来都有些年头了。另外还有十多户,四壁竟然完全是用泥土做成的,这让车队里好些年轻人都有种大开眼界的感觉。


村子荒了一整年,破败得很,倒了几堵墙,到处都是小动物留下的痕迹。多数泥屋已经完全无法住人,就算是好一点的砖瓦房,很多房子的屋顶和窗户也需要修整,上面大洞小洞,通风倒是非常良好……


不过这些对于齐夏这个组,都不算什么事,比起江安的窝棚和帐篷,这里好歹还有屋顶有墙壁,是真正的房子,所以下车后休息了十几分钟,这群人就自发地收拾起屋子。在确定河水没有问题后,女人从河里打来水清扫擦洗,男人们则先从废弃的屋子顶上取来完整的瓦片,再用它们去修补“好屋子”的顶上破洞……一群人干的热火朝天。


另一个干的同样热火朝天的是伙食组。他们在忙着收拾死狼,剥皮,分解,洗净,升火……狼太多人手不够,还专门找来十来个“临时帮工”,小孩子几乎全都混在这一组,眼巴巴地盼着吃狼肉——现在的孩子无论男孩女孩都皮实得很,看人“解剖”动物什么的,眼睛都不带眨一下,反倒是大人们生怕他们好奇心太重惹出祸事,安排了好几个大妈盯着。


宋隐和许凌风这会儿却在村子外面——比起破败的村子,这片野地实在是太美太好了。江安的气温已经升到50度,这里的最高气温却只有三十五六度,堪比天堂。举目远望,过膝的绿草中点缀着各色野花,一直延伸到远处山脚上。这片土地被群山拥在怀中,呈窄长的条状,地势不能说非常平整,但坡度很和缓。走马江静静地流淌在草地中央,清亮的水色在阳光下闪着波光,就像嵌在这块绿色草甸子上的宝石带子……


许凌风指指正前方的那座山:“那个应该就是落星山了,我们的大本营靠近山脚比较好,以后要往山上发展也方便。”


他们的目的地是李拐子村,但却从来都没有想过要住在村子里,就算现在李拐子村成了荒村,也仅仅把它视作暂居地——一来这种自发而成的小村子缺乏规划,乡村生活听着蛮美好,但没有良好的排污系统,住起来绝对不像听起来那么美;二来嘛,这种几百人挤在一起的生活方式已经不再适合天灾频频的末世,田地离住所太远,一旦出点事连个躲藏的地方都找不到,太危险了。


所以,早在离开闲阳之前许凌风就做了规划,他们这个聚居点,采用的是“同心圆”建筑群,当中的“圆心”是整个聚居点的心脏,居民们则住到“圆周”上去,现在他们的人数有限,“一环”足够了,以后实力增强人员增多,安全区覆盖的范围还可以向外围辐射开去,出现二环三环都有可能。


听上去好像跟现在的城市也没多大区别,实际上二者却是天差地别——他们这个“同心圆”,“圆心”与“圆周”之间,“一环”与“二环”之间,是没有住宅的,全都是农田!


而且,就算是在“一环”上,也不可能房子挨着房子,房子之间要留出足够的耕种土地,以此保证一旦发生灾难(比如冰雹或者兽袭),正在田里工作的人员可以尽快逃回屋子里。所以,他们这个聚居地建成以后,实际上是一个一个的“点”,当中一个“大点”(圆心),外圈(圆周)上均匀分布着若干个“小点”,“点”与“点”之间除了道路即是农田。


他们的初布规划是“圆心”安置80人,周围的“小点”每个安置40人,一大带六小,只要修建七个大屋就够了。而且这个“大屋”也是实实在在的“大屋”,采用“福建土楼”式样,屋子围成一个圆圈,人住“圈”上,当中的土地空出来,可以用来作晒场等等,这种屋子的优点是可以有效地抵御外敌。


不过,跟传统的“土楼”不同,他们的“圆屋”只有上下两层,上层是带有太阳能电池板的钢化玻璃屋顶,屋顶下面还要再加装一道可以伸缩的遮阳层,整个二楼都用做室内种植场;下层才是住人和储物,或者关养家畜,这样才可以修建火炕,让大家安然过冬。而且当中的空地上方也要弄的跟屋顶一模一样,既可以增加人们的活动空间,又能接收太阳能,收获时节还可以用作晒场,一举多得(后来很多人都把这块空地用来种了粮食,那是完全违背许公子的良好初衷的)。


这个方案一出来,宋隐立即表示赞同,连九环天都没有吭声,大概它也很好奇最后的效果会是怎么样吧?


建筑方面队里有好几个内行,圆屋的选址要等到明天测量过后才能决定,今天他们就是先出来看一看。车队那边明天要卸车,今天必须安排好储放事宜,还有房间分配,家畜家禽也需要妥善安置,饲养人员也要立即选定等等,事情一大堆,两个人没呆多久就返回村子。然后许凌风去操心“大家”,宋隐则要照顾他们的“小家”——家里老的老小的小,他得过去盯着才成。


就这么一小会儿功夫,人们已经收拾出好几处屋子,最先弄好的,是村子里最好的一个小院,大家把这个院子留给了宋许两家人,宋隐也没矫情,诚心实意地道了谢,欣然入住。


小院里有栋两层楼的土别墅,应该是十多年前修的,旁边楼梯,楼上楼下各有三个房间,门前一条走廊,弄的跟招待所似的,很土气,却也很实用。楼上三个房间一间给了许福山夫妇,两人原本是分房睡的,但现在房子太紧张,许福山主动提出来他们只要一间,许母没反对。剩下两间,吕圆和大舅妈带着外婆三个女人住一间,宋成则和宋隐大舅两个男人住一间。


楼下三间原本的安排是,一间作客厅饭厅办公厅,还兼夫夫俩的卧室,两个区域用屏风简单隔开。一间给柯伯和明老太医,也是屏风隔断,后面是老太医的卧室,前面作诊室,柯伯晚上铺张行军床睡觉。最后一间给许明吕婉君还有姑妈宋敏三个人合住。


但吕婉君人精一个,发现许明的身份后立即跟宋姑妈嘀咕了几句,两个人出去转了一圈,回来就说隔壁院子是专门留给单身女子住的,她们仨一起搬过去正好,还可以留出一间房给宋隐他们办公用。这个方案一出来,连极少发表意见的许明都拼命点头,看得出来她是真的很怕和许母住在一起。


至于顶顶,两边的爷爷都稀罕他得很,连柯爷爷和太爷爷都宠着他,随便住那间屋子都不成问题。不过话虽如此,白天怎么样都行,一到晚上特别是想要睡觉的时候,他肯定会找爸爸,不管是哪个爸爸,必须要有一个守在身边才行,到现在都死活不要一个人睡觉。


房间分配完毕,接下去就是搬家俱和收拾日常用品了。他们这次从县城买了很多简易家俱,但那些主要是给齐夏那一组准备的,其他人尤其是富户这边,很多人都直接搬了家俱过来,为此好些人家还自掏腰包租了货车雇了司机,许福山就是其中之一——他不是舍不得,但家俱留在江安,最后的结果必然是腐朽之后化为春泥。用他的话说:那么好的木材,那么精细的做工,太浪费了,反正也不差这点运费。


大家帮着他们把家俱搬进屋子放好,看许福山笨手笨脚的铺床,宋隐连忙接手,马上又被宋家和吕家的女人们挤开,让他们该干嘛干嘛,收拾屋子这种事交给她们就行了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jj.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jj.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