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耕读人家(科举) > 第58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8章

  耕读人家(科举)

同时, 经由张桂堂安排,林蓁的哥哥林学北上苏州, 去看望他那卧病在床的老师去了。林蓁本来想和林学同去, 但一来他要备考乡试,二来家里总是还要有个人维持家业, 所以他只能恋恋不舍的看着林学和张桂堂一同离开了。


谁知到了年底,林学捎来书信,说是他的老师病得重了, 他不能回家过年, 于是林家再一次过了一个不算完整的新年。晚上,林蓁又翻看起了林学留给他的那些画,看着窗外熟悉的院落, 他希望自己的哥哥能早点归来……


一直到第二年三月,林学才回到家里。此时他的老师已经病故, 他看上去也比离开时更消瘦了些。林蓁帮他把他带回来的东西收拾妥当, 又留张桂堂在家中用了顿饭,席间,张桂堂忽然提到:“对了, 二毛,你猜我在苏州碰见了谁?好像是你那个二舅程老二啊!”


林蓁吓了一跳,问道:“什么?你在哪儿碰见他的?”


张桂堂道:“哎,说来也奇怪, 那位居士一病, 不少人倒都开始讨要起他的字画来, 大毛这孩子也真是个好人,在那里衣不解带的照顾他这位老师。有一天,就来了这么一个买画的人,是个小孩,这已经够稀奇的了,这孩子好像还瞎了一只眼,罩着眼纱……”


林蓁一听就知道了,去的人看来是严世藩,他重生一世能未卜先知,肯定也知道这位名画师什么时候去世,而且他又喜欢这些好东西,想来是想去趁机收藏几样,难道程老二是和他一起去的?


他连忙问道:“我二舅看见大哥了吗?”


张桂堂道:“哦,这倒是没有,那孩子让他在屋外等着,所以我碰见了他,但他没看见屋里的你大哥,后来我进到屋里,发现那孩子倒是对你大哥有点好奇,缠着他问东问西的,我便卖给他几幅画,把他打发走了。”


张桂堂走后,林蓁向林学问起此事,林学说那小孩只是问他叫什么,住在哪里,他觉得那孩子有些吵,就没和他说话,大概那孩子以为他是哑巴,又碰上张桂堂进来,就没再和他说什么了。


这事把林蓁吓得够呛。后面一连好一段时间,他都没怎么敢让林学出门。当然林学本来也就不怎么到外面走动,无非就是在家里画画或者是到田里看看,山都乡的人们都和他相熟,谁也不会惹出什么事来。


转眼嘉靖四年到了,这两年的时间里,林蓁各项属性虽然增长缓慢,但属性2和属性1还是各自升了一级。属性2升级的画面中他发现程氏的身体越来越不好了,这让他十分担忧。虽然林毅斋死后程氏确实卧床了一阵子,但家里有林学还有林老太太,她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慢慢好了起来。这回林蓁赶紧找到了柯轩,让柯家给程氏好好把了把脉,对她讲了些养生之法,程氏也一一照做,果然比先前又改善了不少。


至于属性1升级时候的画面,林蓁就有些看不懂了。他看到的是居然是战争——战争对于现在的林蓁来说也不是特别陌生,他好歹经历过屯门海战和宁波的争贡之役,可眼前这两方士兵的打扮都和现在明朝不太一样,但他还是能看出来,一方是汉人,另一方是少数民族,自古以来少数民族入侵中原也有那么几回,最邻近的就是宋朝灭亡时候的事了。看着那些毫无抵抗之力的汉族士兵被骑兵们追的四处躲避,林蓁倒是想起了不久前在宁波海边亲眼所见的那一场战争,系统给他看着一幕的意义何在呢?


林蓁很快就没功夫琢磨这些了,他要和翁万达、陈一松一同去番禺参加广东省的乡试。七月初旬,他们到达番禺的时候,那里的旅店已经被各地来赶考的士子定的满满当当的。三人费了半天力气,终于找了个地方住了下来。晚上他们在驿馆中闲聊,说起前些日子在宁波的经历,翁万达感叹道:“唉!如今兵备荒驰,就如同宋朝时一样,一旦有外族入侵,才知道国家的军队已经不堪一击了啊!”


一句话点醒了林蓁,他躺在床上想着最近几次系统给他看过的画面,风雨飘摇之中,明朝的处境和宋朝何其相似!虽然后面明朝又延续了百年,但这个朝代的生命力却从这一代已经开始一点点的流逝……林蓁几乎想了半夜,第二天一早反而更加精神奕奕,天还未亮,他们就收拾好考篮,往贡院赶去。


明朝乡试共考三场,第一场在八月九日,考的是三道四书题,四道五经题。这七篇文章是乡试的重中之重,甚至有只要首场首篇做得好,就能中举人的说法。第二场则是在两天之后,八月十二,考的内容是一道“论”,五条判语,基本类似于公务员的文书写作。第三场则考经、史、时务策五道,考察士子们□□定国的见解。这样的设置原本是十分详尽的,只可惜到了明朝中期,因为考官判卷时间太短,第二场和第三场的文章几乎就是草草看一看,根本来不及一一阅过。林蓁却不这么想,三场都做的仔仔细细,不管有没有人看,他借着策论题目,把这段时间所思考的,所意识到的这个时代所出现的种种问题认认真真在文章中写了出来,“尽人事,听天命”吧!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jj.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jj.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