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翠花的六十年代 > 第64章 各奔前程……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4章 各奔前程……

  翠花的六十年代

这什么事儿, 就没有一蹴而就的,尤其是盖房子。不管是谢疏行的大酒店也好, 还是方淮心了大商场也好,都不是一两个月就能盖好的。工程预期都是四十个月往上。


实在是国内目前真没有多少大型的先进的机器。连建筑钢材,一年就能产那么点儿东西, 能分下来多少, 都不知道。还要优先供应特区。京城这边儿的排在后面。能不能按期完工,都不知道呢。


机械少, 就都得靠人工,王百顺的工程队是扩大了又扩大, 自家的生意, 不可能包给外人。知青们好些个还端着身份不肯干工地的活儿。他们也确实干不了。工程队就开始招退伍兵,如果是工程兵退伍的, 直接就能干小队长, 工资比普能工人能高上两倍。再后来,就开始招周边农村农闲的时候出来打工的农民。


很快就拉起了四五百人的队伍。


方淮心原本也没想统一管理什么的,还是方淮运和林援, 都是学经济的, 业内人士, 给她提建议,让注册一个建筑公司, 正规操作,正规管理,既然都把队伍拉起来了, 就别弄得不伦不类的。那么大的工程,弄个工程队干,说出去也不好听。


那就办吧。连带着豆制品厂,咸菜厂都一块注册了得了。


加上为了建商场注册的百货公司。这还没怎么着呢,手里就有了四个公司了。还没算上五家火锅店和未来要找的王府别院会所。


豆制品厂和咸菜厂算是意外收获,本来都是为了火锅店准备的配菜,结果客人们吃完了,都问哪里进的豆腐和泡菜,一听是自家密方做的,就有不少要买的。来自家这私房菜吃饭的,那就同有普通人。人家开口说要买,你能不卖吗?还不能说送,咋滴?瞧不起谁呢?贫你家这一口豆腐和泡菜呀?后来要的人多了,就在孙大叔做泡菜的跨院倒座房的一间开了个对街的窗口,三间倒座房,做库房开始对外销售农场豆腐,农场咸菜。没错,还是叫跟农场的时候叫一样的名字。味道都一样嘛。也是对他们那段知青岁月的纪念。


这一开始对外销售,价格都是一样的,老百姓买回去一吃,就吃出来不同了。每天那生意,那叫一个火爆,跟李英在农场的豆制品厂一样,每天一开口,窗口就有好些个起来健身遛弯儿的大爷大妈在排队了。


孙大叔做的咸菜也确实是好,再加上马蹄子草提香。几乎家家都备着的咸菜,销量也是非常的高。厂子一注册,方淮心给孙大叔一成技术股。老头儿一个月挣的股分钱,比他一年的退休金都高。干活儿的劲头儿拦都拦不住。入秋之后,光是白菜萝卜就备了几万斤。足足拉回来十几大车。这还是院子里放不下了,要是能放下,看孙大叔那劲头儿,还想再多备上几车呢。


冬天没有青菜,火锅店里主要就是酸菜锅子。牛羊肉倒是好弄了,直接从草原往京里运杀好的,也能冻住了。运过来的都是现成的。草原那边儿的牧场明天都要扩大了呢。这样的话,就能把之前屠宰场那大院子给空出来,放酸菜缸淹酸菜了。


方淮心是怎么都忘不了东北那淹菜的味儿。下了狠心,让李小川从农场给发了一整趟火车的大白菜和土豆、地瓜、甜菜、芥菜、萝卜到京里来。


再加上每周不停的往京里运的大豆,光是方淮心自己的这几家店,都把孙大哥的运输队给养活了。他跟几个知青一起合伙,借钱买了个大货车,现在每天专门给豆制品场拉豆子。还有往城里送货。也不不挣钱。这一个秋季下来,他们都要添新车了。


大家都在忙,每个人都是一身的干劲儿,对未来那就更是信心满满。


梁老师回来上课了。方淮心就只忙自家的买卖就好,一周去京城医院一天报个道,或者有大手术的时候,去观下台,就行。


这一忙起来,时间就过得特别特别的快。


连家里几个孩子都忙得不行。子笙几个这学期开学又跳了一级,上六年级了。本来他们的水平,上初中也可以。是照顾着卢念。卢念的基础没有他们几个好,可那孩子要强,学得特别用功,死命追赶着,跟他们一起跳了级。要是一下子跳到初中的话,那他可就太吃力了。一年之内学完小学课程,对一个十岁的孩子来说,是造孽啊。小哥儿仨特别善解人意,都没用罗玄和方淮心开导,自己就在学校把手续都走完了。再等卢念一年。他们才八岁,等得起。


卢也上一年级了。看那孩子的劲头儿,几个小哥哥的成绩给她压力是不少,也憋着劲要跳级呢。每天晚上回来,小哥儿仨轮着跟卢家兄妹补课。


小孩子嘛,能给别人当老师了,那高兴劲儿就别提了,还特别特别的认真。又是做教案又是编习题集出卷子的,整得还挺正规的。


仨小丫头儿会走会跑,会一两个字的往外崩了。看着小哥哥小姐姐这个学习的认真劲儿,也受影响。没人教她们,一个个的在边儿上听,也不捣乱,就没人管着让她们随意了。


小姐儿仨回到自己的小闺房里还去爷爷的书房偷了毛笔回去偷偷练字呢。把那墨呀什么的弄得哪都是,一床一墙的都是墨点子。老头儿老太太们也不管,还说他们大孙女聪明,会玩儿。


这就很没道理了。


罗玄没办法,只好买了铅笔本子画板回来给她们,再让她们玩墨汁,床单子都快换不起了。


孙女们能学东西了。罗夫人啥也不教,就教着弹钢琴。终于有人能继承她的衣钵了。老太太兴奋呀。哪怕是孙女们每天把那钢琴弹得跟弹棉花似的,她也觉得好听得不得了。


就家里这个环境,想在家里学习,那是万万不行的。


到年末的时候,家里上学的几个都得准备考试。罗玄还要准备毕业考,论文和二十几本考试一起进行。家里太闹了,两口子只好搬到跟罗道士老两口准备那院子去住。才算清静下来。


方淮心是一边儿的得看着好几个工地的进程,一边儿还得管着准备考试。能多考就尽量多考几科的准备着。开门做生意,火锅店、家常菜还有卖豆制品和泡菜的窗口,偶尔也会有事情发生,这些个事情,但凡罗玄在家,都是他去处理,除非他不在家,才需要方淮心出面。但那种情况实在不多。连店里的负责人都知道了,有事儿尽量压着等罗玄回来处理。


倒不是因为方淮心处理的不好。主要是她这人吧,脾气不太好。遇到那嘴里不干不净的,看到老板是女的,免不了嘴上要占点儿便宜,遇上这样的,她可是从来不惯毛病的,能动手绝不吵吵。反正这个事儿呢,拿到哪里说,也都是她占理。打了也是白打。那就不打白不打了。


可这打开门做生意的,老这么动手动脚也不太好不是。罗玄出面就不一样了,他那是油惯了的人。下乡之前那也是混过的。什么阵式没见过。见到什么人,什么对待,他可是熟练得很。而且,说起来,现在混着的那些个,都是当年那些个老炮儿的徒子徒孙后辈的后辈了。见了他都得叫声哥了。他一露面,人就都消停了。根本就不用怎么处理。


两口子虽然没有商量过怎么分工,便是合作相当的默契。罗玄把这些事情揽过去自己处理,方淮心也不劝,也不说什么耽误不耽误学习的。家是两个人的,又不是她一个人,他有能力分担,她又为什么非得拦着呢。


人都得有价值才会觉得活着有意义嘛。


等考试都考完了,罗玄他们几个都拿到了毕业,工程也都停了,给工人们放假回去过年。几个老朋友才有时间在一起聚一聚。


这回不用再去高明家里了。


方淮心都开店了嘛。


“就是这个味道,嗯,太好吃了。谁也别说话,等我先吃过瘾了再说。”人到齐的时候,酸菜锅子也正好开锅可以下菜下肉了。林援吃完一口就先定了规矩。


让他说的,大家都想吃在农场过年的时候,一大帮子知青用院子里支着大铁锅涮锅子的记忆了。那时候真是,大家一起行动,把锅往院子里用木柴一架,冻豆腐鲜豆腐干豆腐豆腐皮儿豆腐泡的往锅里就是堆,再来上大半锅的酸菜做锅底。蘑菇、粉条、木耳、鱼、五花肉、羊肉一盆一盆的往里涮。也没多少蘸料,就是酱油、醋加上葱花蒜沫和辣椒沫,也能吃得满口留香。


这店里的酸菜,一尝就知道是农场的淹菜方子。开动了就停不下来。还真就没有说话了。


连着上了二十盘牛肉,二十盘子羊肉,才算是结束了第一轮。放下筷子虽着北冰洋汽水,溜儿缝,也能倒出嘴来说话了。


“哎呀我的妈呀,可有日子没吃这么过瘾了。小方儿,还得是错你的光儿啊。”方明撑得直拍肚子。


“出息。还好意思说。”江彩霞看他那个造型,不忍直视。


“队长说的没错,我都撑得不想动了。”慕易那样一个人,也没了形象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jj.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jj.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