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七零金刚芭比 > 第22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2章

  七零金刚芭比

秋风乍起,好似一夜之间,树黄了头。


鱼阿蔻带着鱼河,提着菜篮子,在菜园子里收菜。


夏季过去,菜园里的菜已经不多了。


特意留下来的丝瓜已经变老变硬,摘下来去皮掏籽后,不仅能拿来洗碗,还能拿来搓澡。


呈垄的豇豆架子上,挂着零星开着紫花的豇豆,只能再收这最后一茬。


这茬的豇豆得拿来做酸豆角。


鱼河和她想得一样,“阿蔻,今年你来泡酸豆角吧?”


阿蔻做腌酸豆角时从不加醋,但泡好的酸豆角照样酸口脆爽。


只要有酸豆角,他吃什么都觉得开胃。


不像他娘,做出来的酸豆角不仅酸还苦,更不脆。


给他吃他都不想吃。


“好啊,”鱼阿蔻摘了一把豆角,码整齐放篮子里,“等过年村里杀了猪,我给你做酸豆角炒肉沫,酸酸辣辣的那才叫好吃。”


鱼河试着幻想酸豆角肉沫的味道,却发现没吃过幻想不出来,但这不耽误他流口水。


扯着堂姐的袖子,“阿蔻,中午你做番茄炒蛋吧?我看厨房里还有几个番茄,你再不做鱼海肯定又偷吃掉。”


鱼阿蔻点头,“行,干脆咱们今天把菜园子扫空,能做的我都给你们做了,毕竟下次再想吃就只能等明年。”


鱼河举双手双脚同意。


姐弟俩摘完菜,鱼阿蔻拎着两篮满满的菜回厨房。


翻了翻菜篮子,发现中午能做两道自己喜欢的菜。


烤茄子和番茄炒蛋。


把挑出来的菜拿给鱼河让他去洗,端着盆去奶奶房间里装米。


她们这里产米,但大家基本以面食为主。


主要是面食更饱腹,大部分农作物都能磨成粉做面。


不像米,不仅品种单一,且两碗吃下去,不到饭点就饿得不行。


但鱼阿蔻因更喜欢吃米。


再说了,吃番茄炒蛋就要配米饭,番茄汁和米饭简直是绝配。


只是,家里人多米少,每人最多只能分半碗。


鱼阿蔻在厨房里忙碌,外面的人耸着鼻子闻香气。


等到好不容易吃上午饭,大家吃的头都不抬。


在灶膛里烤过的茄子,淋上蒜蓉辣椒酱汁,浇少许的热油后再放入灶膛烤。


做好的烤茄子香气四溢,软糯的根本无法用筷子夹起。


入口即化,糯腻咸辣的茄香,配上烤蒜蓉独有的香味。


让人欲罢不能。


往日里十分馋蛋的孩子们,这会却把眼神集中在了汤上。


鱼阿蔻挑的是熟透变软的番茄切薄片,炒时又加了点水,所以汤汁特别多。


番茄色的汁浇在白米饭上,红与白的配色还没吃就口齿生津。


把米饭与茄汁拌匀,等浓郁的茄汁包裹住每一粒米饭,再送入口中。


酸酸甜甜又带着蛋香的拌饭,让人不等第一口吞下,就迫不及待的吃第二口。


众人吃的都很满意。


只有鱼阿蔻觉得不满意。


这两道菜都是需要放重油才好吃,特别是鸡蛋,用重油炒出来的微颤颤、色泽又黄又嫩。


但家里条件就这样,平常吃油都是用筷子伸进去,滴两粒油出来。


今天这一小勺油,还是顶着奶奶心疼的眼光硬舀下去的。


想到奶奶心疼的模样,心底发誓,以后一定让奶奶过上吃油吃腻的生活。


鱼海对老娘使了个眼色。


孙霞端起碗,把泡了茄汁的饼块扒进口里。


阴阳怪气的说:“这么大家人,就炒三个鸡蛋,够谁吃的?可怜我儿下地累成狗,连个鸡蛋都吃不到嘴里,也不知道都省到谁嘴里了。”


大儿可是跟她说了,别看老太太说把钱分给他们了,其实大头都被老太太昧下,留着给阿蔻读书呢!她们天天累死累活的,都是在为那小j人做牛做马!


鱼阿蔻扶额,她是不是和饭桌八字不合?


不然怎么一到吃饭,大娘娘就找茬?


鱼奶奶掀了下眼皮,“鸡蛋省到酱油、火柴、煤油的嘴里了,以后要是你出钱买这些,鸡蛋我就全留给你。”


“凭什么啊…”孙霞刚嚷个话头就被人打断。


“鱼婶你们吃饭呢?”王建房站在院子口扬声问。


鱼奶奶起身迎接,“吃着呢,支书吃了没?没吃坐下来吃两口。”


“不了不了,我就是来给蔻囡送通知书的,等会还得去大队开会。”


鱼奶奶接过薄薄的一张纸,小心翼翼的伸手抚了又抚。


皱纹深刻的脸,笑成朵绽开的菊花。


王建房看着倒拿通知书,笑的牙龈都漏了出来的鱼奶奶。


觉得五脏六腑都在痛,可痛也得忍着,鱼阿蔻以后指不定出息着呢。


所以不仅不能得罪,还得示好。


“鱼婶,照蔻囡这能干又聪明的劲头,您家指定得出个大学生,您老离享福不远啦!到时您可不能忘了我们这些穷乡亲。”


好话谁都喜欢听,鱼奶奶也是,所以这会看王建房无比的顺眼。


“肯定不能忘!他叔进来喝碗鸡蛋水歇歇,大晌午的还辛苦你跑一趟送通知书,你不喝我这心里过意不去。”


王建房摆手走人,“今儿个真不得空,下回再喝。”


等王建房走远,家里顿时沸腾了。


鱼奶奶用抹布把桌面擦干净,把通知书摆上面。


大家都围成一圈凑上去看。


鱼河想上去摸摸通知书,手被奶奶打掉。


“你看你那手脏的,把通知书摸花了咋弄?”


鱼奶奶问小孙女,“蔻囡,这上面都说的啥?”


鱼阿蔻用手指指着,“这一段话是让我9月1号去一中报道,这一段是说我考上了初二。”


“那这么说,你再上五年就能考大学了?”鱼奶奶算过后,激动的问:“我家五年后就要出个大学生了?我得去你爸坟头上告诉他,咱家出了个大学生!”


鱼阿蔻哭笑不得,“奶奶,这事还不一定呢,我现在才初二。”


“谁说不一定?这是一定的事!”鱼奶奶说的斩钉截铁。


收起通知书起身,嘴里念叨着,“听说城里人看不起咱乡下人,我得重新给你做两身新衣裳;上学得背粮食去,我得去给你捣点米;还有泡菜也得给你带两坛子…”


鱼溪急急拉住鱼奶奶的胳膊,“奶,城里人都喜欢穿白衬衫,你看咱村知青不就是?你得去百货商场买的确良布,买回来我给蔻囡做,我看过了,衬衫好做。”


“蔻囡喜欢吃米饭,我去给她捣点米。”鱼湖说完去拿工具。


鱼河四下看了看,挠着头郁闷道:“那我给阿蔻新书包书皮吧。”


鱼奶奶点头,“要得要得。”


鱼阿蔻看着商量着的几人,心像浸在了温泉里,柔软到一戳就破。


吸着泛酸的鼻腔,“不用这么麻烦,照平常的样子来就行。”


鱼奶奶拒绝,“这事你不懂,听我们的就好。”


李红听着他们的安排,差点没被气死。


伸手拉了拉鱼海的衣摆。


鱼海阴沉张脸问,“奶,到时城里钢铁厂的名额给谁?”


“啥钢铁厂?啥名额?”


鱼海抖着腿,“奶,蔻囡初中毕业不就能考进钢铁厂了?我想着吧,到时让蔻囡把这这个名额让给我,等我进去厂子里了,阿蔻再考一次,这样我兄妹俩都有了工作。”


孙霞迫不及待的附和,“对啊,娘你想想,钢铁厂一个月工资都有十八,不比咱地里刨食好?而且还是铁饭碗,等以后海子老了还能让我孙子接班,这么美的事哪儿去找?”


“还有还有,阿蔻还可以再考两年,让家里的娃都进厂子里,说不定以后咱们家的日子啊,过得比过去的地主老财还舒服。”


鱼阿蔻听的满头黑线,还没去上学呢,这两人已经帮她安排好了。


鱼溪几个则是满脸惊讶,这样的好事娘会想到他们?


孙霞幻想着她躺在床上,磕着瓜子,手里数着孩子们上交的全部工资。


越想越兴奋,鼻子喷出热气,“娘,要不让阿蔻初二上完,就去考钢铁厂试试?早去一年就能早拿一年工资不是?”


鱼海表扬她,“还是娘想的周到,我刚都没想到这儿。”


鱼阿蔻嗤笑着望着面带期盼的三人,谁给他们的勇气让他们打这主意的?


她都不用出手,老太太就能摁死他们。


果然。


“我呸!”鱼奶奶愤怒,“你们青天大白日的做梦呢?先别说这事能不能行,就是能行我也不干!我蔻囡以后是要考大学的!”


“几个眼皮子浅的玩意,现在蔻囡考钢铁厂不得做苦工?我蔻囡要上大学,以后做那种风吹不着、雨淋不到,坐在办公室的工作!”


鱼海冷笑,“奶你想太多,你也不看看这几年开没开过高考,上大学?鱼阿蔻她上个p的大学!”


“现在不开你咋知道以后不会开?”鱼奶奶激烈的反驳,“我可是都打听过了,现在可是有工农兵大学生名额的,就算不开大学,以蔻囡的成绩,妥妥的能占一个名额。”


说完反应过来,遭了,把心里话说了出来。


鱼阿蔻惊讶,怪不得奶奶总把考大学挂嘴边。


原来奶奶早打听过了。


李红面上乌云密布,看来老太太这是铁了心的要让鱼阿蔻继续读书。


再次扯了扯鱼海的衣摆。


鱼海阴沉着张脸,“奶,你这意思是我说的事不行?你要让阿蔻读书?”


“对!”


孙霞却更美了,“等阿蔻毕业更好啊,工资高不说,海娃你还能坐办公室!”


闻言,几人看她的目光和看傻子无二。


李红附在婆婆耳朵边解释,“娘,不是这样的,等阿蔻毕业,不仅不好顶名额,就算顶进去了,海娃也会因为不懂被人赶出来。”


孙霞这才反应过来,大儿小学都没毕业。


跳着脚吼,“那不行,我不同意阿蔻读书,又是粮食又是钱的,一年得砸进去多少钱!”


鱼海:“奶我也不同意,我们自己天天都只能吃七分饱,哪儿来的钱给她读书?”


“奶我倒不是不同意阿蔻读书,”李红手摸着自己的肚子,为难的说:“只是咱家还这么多孩子呢,二弟马上要说亲了,溪娃也该准备嫁妆,要是钱都给了阿蔻去读书…”


鱼阿蔻见她半分不提自家的孩子,玩味的勾起唇角。


还有摸着自己的肚子,这是暗示又怀上了?


鱼溪红着脸,“我不着急说亲,我还想在家里多待几年。”


鱼奶奶淡淡的说:“你们同不同意都没用,就是砸锅卖铁我都会送蔻囡去读书,不过你们放心,该你们的那份钱我不少了你们一分。”


“两小娃的亲事,该添礼的我也会添。”


孙霞跳着脚就想吼出心里话,被眼疾手快的李红拉住。


鱼海:“奶,就算我这个长孙不同意,你还是要让阿蔻读书?”


“我不是说过?咱家又不是地主老财,没有长孙那一套,”鱼奶奶急着给孙女忙活,没空在这说闲话,“在我眼里,你和湖娃没啥不同的。”


鱼海阴深深的看了几人一眼,扭头回屋。


李红笑着解释,“奶,鱼河可能身子不太舒服,我去看看他。”


鱼奶奶摆手。


李红拉走还想再说什么的婆婆。


鱼阿蔻想了想,伸手招来小堂弟交代了两句,鱼河听的猛点头。



鱼奶奶想到给小孙女做衣服的事,第二天天没亮就把鱼阿蔻从床上挖起来。


“快去洗脸吃饭,今儿个咱进城。”


鱼阿蔻困得哈欠连天,“奶,进城干嘛?”


鱼奶奶给小孙女翻找着衣服,翻出套没补丁的扔到床上。


“进城给你扯布做两件衣服,纸笔也得再买。”


鱼阿蔻躲进蚊帐里换衣服,“奶,就用周婶他们纺的布不就行吗?”


“行什么行,我都打听过了,衬衫得用的确良布做。”


鱼阿蔻想到件事不再推辞,“奶你先出去,我换小衣。”


“成,我蔻囡还学会害羞了。”


鱼阿蔻下床关门,取下天平放在桌上。


用藏着的干蘑菇换了两斤黄豆和五斤红糖。


把黄豆红糖用牛皮纸包好放在背包里,出门去洗漱。


吃过饭,鱼阿蔻背着包和奶奶走了一个小时到了城里。


c城目前来说算是个发展不错的城市。


五米宽的沥青马路上,穿梭着许多穿着军绿、深蓝等工作服,骑着自行车的男人。


男人一手摁着帽檐上有金星徽章的帽子,一手把车铃打的“叮当”响。


看到走在前面的人听到车铃避让,会露齿一笑。


偶尔也会有辆车顶绑着许多货物的公交车驶过,留下黑浓的尾气。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jj.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jj.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