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七零金刚芭比 > 第73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73章

  七零金刚芭比

康老七愁眉苦脸的蹲在大门口的台阶处, 一口接一口的抽着旱烟的同时,眼睛频频的看向腕上的手表。


原本看房子的人约的是九点,可这都十点了人还没来, 可见于家的蒙小子就是骗自己的, 他就说嘛,这年头哪能有人出的起三千块钱,真出的起的人家都去买小洋楼了,谁看得上他这老房子?


要不是于蒙那小子从不骗人, 他可不会在大热的天里特地跑这一趟,唉,罢了罢了, 说不定蒙小子也是被人放了鸽子。


揉了揉蹲的发麻的腿准备去车站买票回家, 刚起身就听到一串整齐的车铃声由远及近,叮叮当当的铃声中夹杂着青少年的吆喝声:“辛苦大家让一让咧!让一让!”


康老七心想, 这条路那么宽,过去能让两辆八马大车并头齐驱,你们骑个两轮的洋车子让什么让?


人却下意识的望过去, 就见宽阔的青石板路尽头, 出现一排壮观的自行车队,打眼一数得有20多辆,晒得黝黑的青年们统一骑着车身漆黑的二八杠自行车, 车前挡雨板上的金色凤凰车标被阳光一照, 折射出棱形的金光,直刺人眼。


而弓起背骑车的青年们穿着蓝色劳动布褂裤,踩脚蹬子的双腿在空中带出残影, 一看就知他们骑得快,因此上一秒还在尽头的车队, 下一秒就到了他的面前。


打头的少年猛的握紧车闸刹车,由于停的太猛,车子带着惯性震得他的身子向前撞了一下,少年忙双脚撑地止住车子的余速。


抹着汗说:“阿蔻,到了。”


由于少年正处于变声期,粗哑的嗓音似在砂纸上磨过。


康老七却听的笑了出来,粗哑好,粗哑说明人还年轻,像他这个年纪想粗都粗不了。


想的正出神时,就听到一道女声响起,“请问您老是康七爷吗?”


女声空灵清澈,当她开口时,一瞬间你耳朵里只听得到这个声音,再无别音。


康老七望着青年们点头,“我就是,不知你们…”


然而在场的青年们都没回答他,而是看向了少年的背后。


看来他们看的是能做主的人。


下一刻就见少年背后走出来一个少女,少女头戴宽檐曲边圆顶草帽,身穿水绿色逐渐递增的大裙摆及脚连衣裙,在炎炎的夏日里看到如此清新的颜色,不禁让人觉得心口注入了冰意,精神一震。


少女抬高帽檐,满怀诚意的弯腰致歉,“我是今天来看房子的鱼阿蔻,实在对不起,让您老等了这么久。”


于蒙那个二货说个地址都能说错,庄辛2号路说成庄兴2号路,一字之差害得她们在城里绕了两个多小时。


康老七嘴巴微张,我滴个乖乖!这女娃长得可真水灵,柳叶眼挺琼鼻微笑唇,她一笑自己心都砰砰跳起来,仿佛回到了16岁。


往常女娃们都嫌弃脸上有痣不好看,可他怎么觉得这女娃侧鼻尖上那颗小痣忒好看?似是水墨画中墨梅枝头上的那点红,夺人心目。


鱼阿蔻见他不语,走过来提高声音再次弯腰道歉。


“没关系没关系,你们能来就行,”康老七如大梦初醒,忙嘬烟掩饰走神,但没磕烟灰的烟袋早已熄灭,见状直接将烟袋别在腰后,“咱们现在就看房子?”


鱼阿蔻笑眯眯道:“好的,劳烦康老您了。”


康老七从腰间掏出钥匙开门,“不劳烦,你们都进来看看。”


鱼阿蔻看了眼面前的厚黑木门,再退后一步看了眼灰瓦青石墙,心下有了三分满意,看来于蒙这次介绍的房子不错。


待转过浮绘壁照,看过整个房子的格局,则更加满意。


整个房子坐北朝南,户型类似于四合院却又大不同,正屋是齐排五间白墙黑瓦房,拐角两侧穿过六角型石拱门是四间厢房,房与房之间贯穿着游栏,房门槛前是加宽带坐板的游栏,似是方便人倚坐在此观雨听雪,游栏的台阶尽头连接着院内。


院内最显眼的占六分地的荷花池,此时池里并没种任何东西,露出咧着大口子的淤泥底,池靠角处是傲然屹立的假山与簇簇成荫的庭院竹,竹前有架蓄水的逐鹿。


总之整栋房子的设计风格很怪异,既有园林风又有四合院风,仿古的同时又添加了许多新元素,但不得不说整体搭配起来让人见之心喜。


鱼阿蔻指着荷花池问:“这个池子还能种荷花吗?”


康老七看其他青年默不做声的跟在少女后面,就知做主的是她,于是便笑呵呵的上前一步回答并推销。


“能的能的,蓄水后就能用,之所以没种是这里没人住,不过我敢跟你打包票能种,这荷花一种,保证这个院子立马就大变样,而且你看这里,这是移桥,种上荷花后可以把桥搬上去横跨荷花池,届时下雨后站在桥上赏荷可是件趣事。”


鱼阿蔻好奇的晃着折叠成横梯子样式的移桥,打开一角手上用力摁下去,见移桥承重力不错,不由更加的心动。


康老七擅长察言观色,见状笑着说:“这个院子当初是我爷爷请s城最有名的仲森师傅设计的,所有材料用的都是最好的,经过了几十年的风吹雨打照样崭新如初,唯一的那几处损伤还是前几年人为…唉,不提也罢,你跟我来屋里看看。”


鱼阿蔻抬脚跟上,进到正房就觉一股凉意扑面而来,过堂风顺着窗户穿进来,吹在人身上说不出的凉爽。


房间内白墙高梁,地板不知是用什么石头做的,光而不滑,无论是书房还是客厅,哪怕只余空荡荡的房间,亦能让人感受到古朴大气和细致精巧。


全部逛完,康老七舒爽的喟叹出口,“不说别的,光房梁用的都是百年老木,每个房间都是冬暖夏凉,通风透气,要不是我们搬了家再也不回来,这房子我说什么都不会卖的。”


鱼阿蔻问:“那我们能验下吗?”


“可以。”


不等鱼阿蔻发话,鱼竿就从掏出卷绳头系着砖头的粗麻绳,转动着手臂将麻绳甩上房梁,拽着绳子两头,随后似只猴子似的攀着麻绳噌噌爬上房梁,仔细的检查着梁木与别处,半响后点头,“确实是百年木头,且是一根材制成,不是合成木。”


康老七看的目瞪口呆,他们是真的识货啊,辛亏自己没骗人。


鱼阿蔻笑眯眯道:“康老,房子我确实看上了,只不过这价钱是不是有点太高?虽然房子和院子比较大,但也要不了三千。”


“哎呦,我这记性,”康老七猛拍了下脑门,“这还有后院呢,你们跟我来。”


鱼阿蔻心想就是有后院也不值三千呀,可看过后院后立马变了主意。


只因后院根本不是她想象中的后院,人家的后院是院,这栋房子的后院是园,以肉眼估计至少得占地五亩,哪怕此刻这院子光秃秃的,就冲这占地面积也得买。


鱼阿蔻当即拍板,“康老这房子我要了,你看我们是不是现在就去办手续?”


康老七怔愣住,如今的妹娃都这么有钱吗?又不是买鸡蛋说买就买。


呆呆的问:“你不还价?”


鱼阿蔻失笑,“您老要是主动降价我也不介意。”


康老七也笑了起来,“就冲妹娃你这爽快劲,我收你2900!”


鱼阿蔻笑眯了眼,“谢谢康老,那我们去房管局办理手续吧。”


“好!”


一行人朝房管局走去,路上康老七发现件怪事,怎地城里这么多人都认识这群人?且还如此亲昵?


到了房管局,见办事人员都对他们亲切有加,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心底认定鱼河他们绝对是跑长途的大卡车司机,不然没法解释群众们热情的原因。


鱼阿蔻可不知他的猜测,付过钱后拿着盖着红钢戳的房产证,笑的双眼眯成弯弯新月,从此以后自己也是有房一族的人啦,而且以这栋房子的面积和地段,几十年后绝对会大升值,可如今她只花一年的稿费就买到了手,简直是天上掉了大馅饼。


由于《鱼新村记事》全国刊登的缘故,从两年前开始,她每月的稿费就涨到了300每月,且年初完结时,陈主编更是大方的给了她这篇稿子所有收益的十分之一。


而陈主编现在也不能再叫陈主编了,他借着稿子的东风被调到了京城的国报社做副主编,虽名字前加了个副字,可也是职场三连跳,因此喜的陈主编强塞了一成红利给她。


所以别说这栋房子卖3000,就是一万她也会买,冬暖夏凉自带花园的房子最适合奶奶养老了。


鱼阿蔻想到这提裙坐上鱼河的车后座,借着裙摆的遮掩,欢喜的踢弹着双脚。


“回村找秋叔他们砍地树做家具。”


狗娃晒得黑红的脸上满是不解,“阿蔻姐,就算后院大这房子也太贵了吧?你们昨天买的那三间临街门面房才800。”


其他人更是觉得这房子不值,在他们看来,这房子除了用材好就没别的优点,而占地面积大在他们眼里就不算优点,农村别的不多就地皮多,这房子要是在他们村里买,200块钱都用不到。


鱼竿忍不住说:“阿蔻你要是喜欢荷花池跟我们说声,我们两天就能给你挖一个出来,还一分钱不要。”


众人纷纷点头附和,别说挖荷花池,就是阿蔻免费要他们挖条河出来,他们也挖,毕竟他们能过上现在的好日子,可全靠阿蔻。


鱼阿蔻笑眯眯的说:“你们别和村里房子的价钱比呀,咱们前阵子看的房子连这个十分之一大都没有,房主照样开价400不还价,这样算来这房子还是便宜的呢,再说了钱放在那里又不会生钱,可房子会呀,所以你们手上有余钱的还是来城里买栋房子比较好。”


“成,阿蔻听你的,我们明儿就去买房子!”


刚刚还觉得房子不值这个价的众人,听她这么一说,同时决定明天去买房子,阿蔻说房子会生钱,那房子就一定会生钱。


不是他们盲目,而是至今为止阿蔻说过的事就没错的。


阿蔻说蘑菇在别的城市好卖,蘑菇就真的好卖,甚至不用他们费心思,只要他们把带着鱼新村印章的介绍信掏出来,菜站的工作人员立马收下他们的蘑菇,且和副食品店抢着要。


阿蔻说卖蘑菇肉酱、金针菇小菜,他们上午拉出去满满一车,下午就能拉着空车回家。


阿蔻说村里大规模养殖的生猪卖给肉站太便宜,不如他们做成腊肉腊肠再卖给副食品店,他们去年就做了腊肉送去城里,结果今年初大家刚把猪崽子抱回来,副食站的主任亲自找上门订今年的腊肉。


阿蔻说……


总之照阿蔻说的做准没错!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jj.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jj.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