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七零极品女知青 > 第13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3章

  七零极品女知青

两百块!不止肖家人震惊,在场所有人都抽了一口冷气!


天知道一个殷实的乡下人家,在地里一年干到头,挣得工分也只能换成粮食,根本不敢换成钱来用。怕换了买不着粮食,活活把自己一家子给饿死。


如果想用钱,只能从别的地方赚钱。


比如养的鸡鸭,生的蛋拿去副食店卖,自己自留地里种的花生土豆红薯啥的,偷偷溜进城里的黑市卖......


不过这些钱都赚的少,大多是几块十几块,上百块钱,他们也只能想一想。


现在曲红梅一下要两百块,所有人都想着她是狮子大开口!转念一想,肖家老四在部队里当兵呢,听说每个月都有五十多块钱的津贴邮寄回来,让王金凤和李霞平分。


那肖老四都当了好几年的兵了,王金凤每年都能进账两三百块钱儿,要拿两百块出来,并不是什么大事儿。


关键是这王金凤是个奇葩,总拿钱补贴她那个吸血鬼大女儿一家子,身上有没有钱还是两说。


王金凤和肖家的人还想闹,闻讯赶过来的四大队9个知青,看见曲红梅白净的脸蛋上有条从左眼角到右嘴角,像条巨大的蜈蚣虫,看起来狰狞可怖的伤痕,她的一对儿女也伤的不轻,在路上就听杨尚勇描述过的知青顿时惊呼了起来:“肖家人太过分了!这么个打法,是枉顾人命啊!”


曲红梅和这些后来的知青们没有过多的接触,顶多在地里干活儿的时候跟他们碰上,他们给她打招呼,她会点点头,说两句话敷衍。


或者年末大队组织联谊会,让知青们表演节目的时候,这些知青会来找她参加。每次她都以结婚了不方便表演的借口拒绝了,他们也不在意。


无论曲红梅在大队儿名声怎么不好,在知青们的眼里,他们一帮知识分子来这穷苦的乡下干农活儿已经是受了天大的委屈,曲红梅一个没吃过苦的大家小姐能不作吗。


因为后来的几批知青都是强制下乡的,而且年纪比曲红梅那批小。有两个知青下乡的时候才15岁,本来在城里吃着商品粮,读着书,享受着那个年纪该有的芳华。却突然被强制下放,任谁的心里都憋着一股气儿,时不时就需要发泄一下。


当然,当年曲红梅为了逃避劳动嫁给当地社员的事情,多少让他们诟病。但这在肖家泥腿子要打死她和孩子面前,根本算不上事儿!


在经过最初下乡那几年,知青们不会劳动,不会做饭,被队里的社员们耻笑、欺负。甚至有那不老实的社员,对女知青们动手动脚,他们只能含泪不吭声。


现在不同于以前,没人管他们,现在国家批准知青回城,他们就有了生活的希望!


即便知青们平时有什么过节矛盾,一遇上事儿,都开始抱团,团结起来处理事情。


知青们不是本地人,本来城里人和乡下人就互相瞧不起,知青们刚下乡的时候,还没少和队上的人闹矛盾。他们要不团结一心,回头谁被欺负了,都没地方哭。


这就是这些知青明明和曲红梅不熟,但在杨尚勇的号召下,义无反顾过来帮忙的原因。


看到曲红梅娘仨被欺负成这般模样,知青们是无比的愤怒,一个接着一个道:“曲知青不要怕,今天大队不给你一个交代,我们就集体罢工去县公安局告状!干下这种伤天害理的事情,我们就不信没人治得了他们!”


“对!要是县里不管,我就给我在上海的家人写信,让他们帮忙把这件事情捅到市委、省委、北京那里去,到时候一个都别想跑!”


现在大动乱已经结束,就代表着有那成分不好的知青家庭会平反,这些知青也不再向刚开始来的那样畏畏缩缩好欺负。


他们本就是知识分子,在城里见过大世面,不像乡下人大多不识字,出个稍微点的远门都害怕。更别说去那些看起来十分威严,像要吃人的公安局、革委会、调查办等等部门去告状了。


知青们就没这个顾虑,他们受够了当初各种各样的压迫和隐忍,好不容易等到翻身的一天,岂会怕这些凶悍野蛮的泥腿子!


他们现在做任何事情,都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想法,像个拼命三郎一样,谁都不怕!


陈建设听得头大了,“知青们稍安勿躁,大队会给曲知青一个公道,现在正在商量怎么处理这件事情,你们不要着急。”


杨尚勇道:“我们能不着急吗?这都快出人命了,肖家的人还死不悔改!像他们这种顽固不化的愚昧份子,不送公安局关上几年怎么行。万一他们发起疯来打杀其他社员,到时候谁来负责!”


都是一个大队上的人,其实谁家不知谁家的底儿,杨尚勇这话言过其实,却让大队所有人都明白,这件事情,他们不会善罢甘休。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jj.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jj.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