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七零极品女知青 > 第42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2章

  七零极品女知青

自己辟谣, 远不如别人辟谣来得真实, 来得快。


曲父微眯着眼睛,脸上笑得异常和蔼:“那就麻烦你了。小蒋啊, 你要记住你说得话,一会儿我们吃完早饭回来,我还听着这样的话儿的话, 呵呵......”


“记住了,我马上去, 马上去。”蒋大妈冷汗涔涔的拉着其他两个女人走了。


别看曲父现在是北京某高中的老师,看起来是个高级知识分子。可在建国以前,他在上海那边, 是个黑商人,手下沾了不少血,这可是个笑面虎,杀人不见血的主儿, 惹不得!


出了这档子事情, 大家也没心情去吃早饭了, 曲父和肖承国都推说自己有事情要处理,不去吃早饭了。


曲红梅哪里不知道他们的心思,担忧道:“爸, 三哥, 你们悠着点儿,白家那个背景......”


“那又如何?”曲父一脸淡然:“坏我女儿的名声,不好好的教训一下怎么行。”


肖承国道:“你放心, 我们心中有数。”


曲红梅无奈:“你们不要做得太过,给她一点教训就行了,白家的势力,我们惹不起。”


一时分成两路,肖承国跟着曲父走了,曲红梅则带着孩子,和气呼呼的曲母去小区外面的国营饭店吃早餐。


曲红梅点了北京特色的豆汁儿,油条、包子、烧饼配两碟小菜。


瞧着曲母还很生气的样子,曲红梅帮她把热气腾腾的豆汁儿吹凉了一点递给她道:“妈,别生气了,她就是个外人,为了她气坏身体不值当。”


曲母喝了一口温度适宜的豆汁儿,舒了口气道:“我能不生气吗?以前咱们三家紧邻的时候,她没少来咱们家玩,我还经常让张妈做她最爱的点心备着,她要看中你什么衣服玩意儿,我回头就叫人备一份给她。我把她当成半个女儿一样疼,现在她就这么对我?!”


曲红梅想起以前的事情,也是一阵唏嘘,只说:“过去的事情都过去了,既然她不仁,也别怪我们不义。妈,吃早点吧,吃完我们去逛市中心的百货大楼,我有好多想买的东西。”


曲母点点头:“你说得对,我犯不着跟这样一个品行败坏,没有教养的人生气。你想买啥跟妈说,你爸、你哥知道你要回来,早早的就弄了很多票,你想买啥都可以。”


曲红梅很想跟母亲客气一番,推说不要,但父母和哥嫂的心意在那里,推了又显得矫情,于是道:“我其实也没什么想买的东西,就是想买两块表,给我们一家子买几身新衣裳,几双鞋袜,一些日常用具,别的倒没什么特别想买的。”


“买这么点东西怎么行?”曲母皱眉道:“你嫁出去这么多年,妈一直没给你送嫁妆,怎么着也得买齐三大件,外加衣柜,箱子等等物件儿。”


三大件就是缝纫机、自行车、收音机。


这些东西都是有钱买不着的玩意儿,必须要有工业劵,还有专门的票据的,才能买到。而这些票据,比如自行车劵,往往很难弄到。


曲红梅楞了一下,“妈,这些东西不便宜啊,缝纫机和自行车都要18张工业劵呢,一个普通的工人每年就六张工业劵,要买这些大件儿,得攒多少年工业劵啊。再说,没有自行车票,也买不着自行车啊。”


“这你甭担心,你爸和你哥早就准备好了。”曲母从自己穿得斜襟袄子口袋里,掏出一大堆花花绿绿的票据,还有一大沓大团结给她:“你爸早弄了一张自行车票给你留着,其他的都是布票、糖票、成衣劵等等票据,都是给你的嫁妆,这钱也是。”


那厚厚的一沓钱,少说有两千块,曲红梅震惊了,左右看了看,确定没人看她们这一桌儿,这才压着声音问 :“妈,哪来的这么多钱啊?咱家当初不是被小hong兵给抄了?”


“你以为咱们会老实地任由他们欺负咱们?”曲母得意的笑了笑:“你爹早就做了准备,当初家里的钱财早就藏起来了,我们怕引起别人的注意,这才拿了这点钱给你。你放心拿着,爸妈不差钱儿,以后妈每个月给你邮寄三十块钱给你当生活费。现在邮寄钱财,要经过层层审核,妈也不敢多寄钱给你,你要是不够用,过几个月又来看妈,妈再给你一笔钱。”


原来父母早有准备,难怪他们能这么快就平反。知道自己家里有多有钱的曲红梅,默然无语的把各种花花绿绿的票据和钱塞进自己的内包里。


不知怎么地,她有种啃老的感觉,笑着对曲母道:“妈,我都已经嫁人了,你这么惯着我,以后我要是懒得上班赚钱,成一个懒姑娘,该怎么办?”


“嫁人又怎么了,你再大,都是妈的孩子。”曲母爱怜的伸手理了理她耳边的头发,“你们兄弟姐妹四个,就你最不容易,我不惯着你谁惯你,只要妈妈活着一天,就绝不会亏待你。妈也不是特别偏袒你,你四妹我也每个月给她寄钱,你用不着有心里负担,记住妈爱你们就可以了。”


一番话说得曲红梅眼眶一热,险些落下泪来。这世界上,只有父母对子女无私奉献,对子女献上自己的所有,从不求回报。而身为子女,又能为父母做些什么,回报他们呢?


“妈,对不起,女儿不孝,不能侍奉在您的身边,请您原谅。”曲红梅红着眼眶,舀着豆汁儿的手微微颤抖。


曲母慈祥笑道:“傻孩子,你没有什么对不起我的,只要你过得好,妈就心安。”


曲红梅还想说什么,喝了一口豆汁儿的佑佑直接吐了一桌子,皱巴着一张小脸儿说:“妈妈,这是什么东西,好臭,都坏了。”


一向节约粮食,不管食物再难吃,也会全数吃完的小英也苦着一张脸说:“妈妈,饭店怎么卖馊了的泔水出来啊,咱们要不要换一换。”


曲母好笑,“我就说不给他们点豆汁儿吧,你还不信。这豆汁儿不是北京人,一般的人根本就受不了这股子味儿。想当初我和你爸从上海迁移到这北京来,我花了好几年的功夫才接受了这股味儿,现在一天不喝,浑身就不得劲儿。”


“我想着他们姐弟俩吵着要吃北京特色的食物,这才让他俩试试。”曲红梅无奈的从兜里掏出一方手绢给佑佑擦着嘴,对他们姐弟说:“这叫豆汁儿,做出来就是这个味儿,没有坏。你们要是不喜欢吃,可以不吃,吃其他的食物吧。”


小英一脸纠结:“爸爸说,浪费粮食可耻的。”


“那小英姐姐,你帮我把它喝完吧。”佑佑捂着鼻子,把碗推给她。


小英犹豫了一下,又试着喝了一口,实在受不了那个味儿,这才把碗推开,对曲红梅说:“妈妈,我喝不了。”


曲红梅为了给两个孩子做不浪费食物的标榜,一口气把三碗豆汁儿都给喝了,结果喝得太饱,吃不下任何东西了。


吃完早饭,曲母便带着她们娘三往市中心的百货大楼走。


这里离百货大楼不远,也不打算坐车,大家徒步过去。顺便沿路逛一逛,路上看见有什么好吃好玩的东西,只要是小英姐弟俩想要的,曲母都是买买买。


快到百货大楼时,经过一家书店,小英和佑佑停在那放了一排排的儿童连环画前不肯离去,曲母问他们喜欢哪本书,她给他们买。


这年代的书籍可不像后世一样放在书架上,任由人们翻拿。这时代的书店,书籍全部放在玻璃柜子里排放着,你要拿本书,只能隔着玻璃看。


等看仔细了让店员给你拿出来,拿出来就得买,可不兴拿出来不买,那样店员会不高兴。会毫不客气的埋汰你,说你穷酸样儿,买不起就别让人拿书,这书被人拿多了,书页会起卷儿,到时候卖不出去,店员不得恨死你。


小英和佑佑都没上学,曲红梅以前也没想过要教他们认字,最近突然想起教他们,但是效果不佳。


姐弟俩就觉得那些连环画红红绿绿的,人物画得很好看,也拿不定主意到底要哪本,曲母便对店员说:“姑娘,每本连环画都给我包一本吧。”


这时候的连环画有《闪闪的红星》《小英雄谢荣策》《消息树》《红灯记》《海港》《童年》《鼹鼠的故事》......等等,数不清的连环画。


店员瞧着眼前的半老太太穿着谈吐皆不俗,心知她不缺钱儿,不过还是问了一句:“阿姨,我们这里有23种连环画,您确定每样都一本?”


曲红梅一听有这么多连环画,忙道:“妈,拿两本就行了,他们还小,一本能看很久。”


曲母摇头:“你回来一趟不容易,孩子们眼看就要读书了,多看点连环画也是好的,知识面宽广些,以后念起书来也不吃力。再者,这里是北京,什么样儿的书都有,你要回到你们那里去,只怕只有单一的书籍,想买这些齐全的连环画也买不着。”


店员闻言骄傲的挺起胸脯说:“这位阿姨说得对,咱们北京是一国之都,很多最新版的书籍字画只在北京优先发售,外地想买也买不着。就咱们书店新进的一批儿童连环画,每样卖的剩下不到一百册了,你们错过这个村儿就没这个店了!”


曲红梅一听,心里也蠢蠢欲动,干脆一咬牙,全部要一本。


店员便兴高采烈地拿书打包,曲红梅要给钱,曲母忙拦住她道:“先说好,你们在北京这段时间,买啥都得我们给钱。你回来一趟不容易,还有两个孩子要养,以后花钱的地方多得去了,得省着点钱花。妈不缺钱儿,让妈来!”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jj.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jj.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