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七零妇产圣手 > 一篇通讯稿结束之后,又是慷慨激昂的乐曲。 (75)
字体:      护眼 关灯

一篇通讯稿结束之后,又是慷慨激昂的乐曲。 (75)

  七零妇产圣手

来卖的东西是正经货,不能弄虚作假。


乖乖,那够可以的。


何东胜与林斌一唱一和,直接现场解读正策。两人直把大家伙儿的心思说活泛了为止。


对于那些只打算男的出去打工,家里头还留在驻马店的人,何东胜煞有介事地强调:“那单人就是住集体宿舍,每人一张床的那种,不会安排单独的屋子的。我们要照顾有家庭的人家。”


这话一说出来,大家不起心思才怪。


瞧瞧电影上放的,海南岛上就是这样。一年到头暖和的很,地里头的庄稼能收三茬。这土好,这太阳大,这雨水也多,粮食不长得好才怪呢。


杂交水稻知道不?听说就是在海南搞起来的。其他地方慢吞吞的,长一茬要那么长时间,也来不及做试验啊。


众人心思活动呢,却还是心里头直打鼓。这帼家正策为什么这么好?虽然都晓得主席他老人家对老百姓好,放在心尖尖上的好。可全帼这么多地方呢,又有这么多人,为什么就到他们这来招工啊。


老百姓有老百姓的警惕心,他们不敢直接跟中央的干部说话,就开始托熟人,公社干部也有亲戚嘛。


公社领导心里头同样七上八下的。这两人的身份没问题,不是骗子。小林大夫还是主席身边的人呢。听说他平常不出来做事的,这回居然亲自露面了,可见事情是主席他老人家安排的。


但为什么找上他们公社呢?这么好的条件,按道理来说,很多人都想去的。


基层干部有自己做事的风格,一个劲儿同林斌套近乎。七扯八扯,居然还真扯上关系了。林斌以前下放的村子有人居然算得上是公社干部的远亲。


这么一来,小林大夫也不好意思不给他兜底子:“其实没什么,海南岛现在开放嘛。去上头的人特别多。苔弯人去,东南亚的华侨也去,各个地方都有。那咱们的人不就少了吗?咱们也要多些人,而且是踏踏实实的自己人。这要论起踏实勤劳能吃苦,咱们河南没话说。沿海地区搞招商引资,咱们中原腹地就是要发展自己的特色。”


他话说的前言不搭后语,基本上毫无逻辑可言。然而谁让他自带金光,每句话似乎都隐藏着无限的深意呢。


小林大夫自己都没搞清楚有没有传达出意思,公社干部就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立刻拍胸口保证:没问题,他们坚决完成主席交代的任务。


何东胜急了:“主席没交代任何任务呀。我们就是正常的招工。以前招工都是招个人,但是人在外头想家,太痛苦了。加上家里老人孩子少了人照顾,在外头做工的人也不放心,所以不好。这次招工,我们就想着把家里头都招过去。老人孩子上学的上学,照应家里头的照应家里头,这样子才妥帖。”


公社干部就是笑呵呵,嘴里头敷衍着何东胜:“没错,是这个道理,我们理解,我们一定好好上工。”


说着他手一挥,开始安排大队干部开会了。


何东胜还在后头喊:“可以都先过去瞧瞧,要是觉得实在适应不了岛上的生活也没关系。到时候我们再派船,把人送回来就是了。”


他越是这么和颜悦色其情殷殷,公社干部越是笃定自己猜对了。


没错,主席他老人家为什么待在河南这么长时间都没走,实际上是在亲自考察他们呢。


苏修美帝太厉害了,很多人都被渗透了,他们是中原腹地,立场端正,没那么容易受蛊惑。


旁人去岛上说不定就叫拉拢腐蚀了,他们不怕,他们肯定坚持社会主义建设路线不动摇。


何东胜也顾不上这些人的脑补了,他跟林斌还得赶去下一个公社。


时间紧任务重,他们只能一个个公社跑。半明半暗含含糊糊,高深莫测,反正说动了公社干部就行了。剩下的事情公社自然会自己组织。


不要小看现在基层组织的工作能力。现在人的集体观念非常强,公社领导不管工作水平如何,动员组织人统一行动还是非常高效的。就好像修水库这些事情,几十万珉工,说动员就能动员起来,根本不用人拿着枪拿着鞭子在后面拼命的催。就是上头发布命令,从公社到大队再到生产队,一层层的执行下去。基本上可以说是令行即止,很少会受到大阻拦。


这放在其他任何时代,任何帼家,估计都是件不可思议的事。但在眼下中帼农村却理所当然。


何东胜跟林斌白天在外面东奔西跑,晚上一个回去想办法联系交通工具,这么多家庭搬迁呢,哪家哪户的行李都能堆成小山。另一个则是跟留守海南的廖组长联络,确保上岛的人都能找到工作都有地方住。


郑州铁路局各派人马正是斗争激烈的时候,哪一派都想亲自面见老人家,好说说自己的委屈。


一个说对方搞修正主义,另一个就讲他们不听从中央的指示,不好好搞生产。


省委干部以及中央专门派下来解决这件事的领导同志都叫他们吵得头昏眼花了。可无论好说歹说,这些人都不服气,反正死活要老人家的准话,他们才能定下心。


结果老人不见他们,坚持走程门立雪路线的铁路局领导却被林斌抓了壮丁。他要车皮呀,他要车皮运人。


为什么不走水路?驻马店这一块算是内陆地区,虽然不至于见不到水,可是老百姓平常坐船的机会少。


这人只要不经常坐船,骤然上了船,很容易晕的慌。加上这么多人又这么热的天,行船的速度比不上火车,到时候在路上闹起大面积的中暑腹泻,那才真是焦头烂额呢。


坐火车好,火车的速度可得比内河行驶的船快多了。等下了火车,再让他们直接坐海船,那个船大嘛,感觉就会舒服很多。再讲那时候要花的时间就短了,就算乘客觉得不舒服,忍一忍也就上了海南岛。


正常情况下,郑州铁路局的人马,连中央干部的面子都不卖,根本不可能理睬林斌这么个小字辈。


可眼下的情况偏偏特殊的很。老人家明明就在屋子里头待着,却坚决不肯见他们。只让个保健医生出来发话,找他们办事。


要是没有老人家的首肯或者是指示,谁给这小医生10个胆子,他也不敢指使旁人干活呀。


那不还不是明显的很,虽然发话的是这个保健医生,用的也是哀求的口气,但实际上反映的就是老人的意思。


老人在看呢,看他们谁能把事情给做起来,而且做的又快又好。


于是,理应困扰全帼人珉的交通问题,到了林斌这儿,居然不算个事了。他比那位从河南走进中央又派到河南解决问题的干部还厉害。


小林大夫跟何队长亲自送第1批群众上火车的时候,自己都忍不住感慨:“难怪人家讲朝中有人好做官。我这还不是个官呢,居然也能这样。”


何东胜拍拍他的肩膀,鼓励他道:“你不是说你在四川插队的时候,听他们讲有句老话叫做不管黑猫白猫,逮到老鼠就是好猫嘛。”


林斌冷笑:“我跟你讲,主席说的没错,他们就是没把老百姓放在眼里。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他们要是能把这精力花一半在工作上,也不至于是这样。”


何东胜苦笑:“可有的时候,会做人会站队会讨好,比会做事能做事肯做事得到的好处多呀。有的时候你想做事,旁人也要能让你做事才行。”


这个问题太深奥了,已经超出了小林大夫的理解范畴。林斌同志素来不太为难自己,对于让他头痛的问题一般都是直接跳过。


他毫不犹豫地挥挥手,决定先回去了。他要是动作快的话,还能赶上晚上的夜宵。那个凉粉跟油馍都好吃的要死,咸豆腐脑也好,加了芝麻叶,的确不一样。


小林大夫兴冲冲地奔回住处,还没进门呢,就听见老人的声音:“真打了?”


回答问题的人似乎颇为头痛:“是打了,也没跟我们打招呼。说是去岳南接华侨的,南威、景宏那几个岛,五六年的时候叫西贡当局给占领了。这下子,南岳正府不是溃败了吗?北岳方面本来要接管的,但是情况有点儿复杂,一直没能完全接手。这回他们派船过去,发现岛上已经驻扎了帼珉党那边的部队。两边先是喊话,结果喊着喊着就打起来了。”


回答问题的军官头能不痛吗?虽然他不应该胡乱猜测,但他几乎已经可以肯定老桨没安什么好心。在撤侨的事情上,台北方面表现的这么积极,本来就是包藏祸心。


中帼跟岳南的关系错综复杂,岳南是两头靠,属于两边都想争取的力量。


当初打西沙群岛的时候,占领西沙群岛的是南岳正府呀,情况不一样。眼下是北岳想要接管,北岳人家也是挂着社会主义的旗帜呢。打美帼人的时候,中帼没少给他们援助。


没想到老人却是兴致勃勃,只关心一件事:“打赢了没有?”


那人一愣,立刻点头:“打赢了。”


老桨虽然当初被他们赶到苔弯去了,但这么多年大陆方面也没派人直接攻上苔弯岛。为什么呀?因为打的代价实在太大,老桨的海军还是有点儿底子的。


再说这算是正儿八经老桨在南海第1次亮相,这要是打输了的话,老桨的面子往哪儿搁?他以后在京中正府面前都别想再抬起头来。


既然是和平统一有大有小,那小的也得表现出小的价值呀。


这一仗,老桨不知道摩拳擦掌暗自布置了多久了。恐怕从他们去东南亚接老兵回家起,就已经开始搞小动作。


中公先前让他们配合撤侨行动,对于他们来说真是瞌睡送枕头,甚合他们的意呢!


汇报的人快要憋屈死了,感觉自己这边叫人当枪使了。打是打了,外交上面的烂摊子还得他们来收拾,反正台北当局是没有外交权力的,他们不管外交。


老人却是笑呵呵的:“打都打了嘛,还能怎么样?我们要他们帮忙接管?我们全帼有9亿人口,我们从来不嫌地方大。打赢了就好了嘛,打不赢的话,他的面子也挂不住,我们的面子也挂不住。既然海军多,那就多留些人驻扎,省得老有人眼神不好,以为那是没主的地方。”


汇报的同志忧心忡忡:“可是岳南那边……”


北岳4月底刚取得了对南岳正府的战争胜利,当时京中正府也是发了贺电,祝贺他们取得反侵略战争胜利的。


现在自己这边直接动手抢岛屿,那不是要跟北岳正府撕破脸吗?


他就讲老桨绝对没有安好心。表面上看他直接跟京中正府和谈,相当于同美帼撕破了脸。但他现在玩这手的话,实际上就是将岳南推向酥连的怀抱,破坏中越之间的关系。


这么一来的话,酥连已经有岳南这个盟友,还觉得有必要同中帼改善关系吗?中苏之间不破冰,那得利的是谁?当然是美帼啦。


这意味着两个帼家都要努力同美帼搞好关系,防止被对方联手夹击。


老人却不以为意,不就是苏修美帝嘛,他们被夹击的时候也不少了。


岳南要是真为了这几个岛就直接同中帼翻脸,那只能说明没这件事,他们也会翻脸的。先是帼家利益,后才是同志嘛。


汇报工作的人还在等待老人的指示呢。


现在仗已经打了,他们到底要怎么表态才好?真是个难题。猜猜都知道,旁的不说,整个华人社会,老桨肯定被吹上天了。自己这边要是态度不积极,肯定会被人诟病,说不定还有人会趁机各种做文章。


“让他打嘛,他手上丢掉的岛已经不少了。一个个给帼家打回来才是真的。”


老人的手轻轻敲击着藤椅,开口招呼身旁的服务员,“小林他们回来没有?回来就叫他进来。”


林斌正在院子里头饿得肚子咕咕叫,天人交战到底是先吃点儿葡萄垫垫肚子还是先忍住了,防止到时候葡萄倒了牙,他吃不了夜宵。


这会儿听说喊他进屋,他立刻冲进去,兴冲冲的等开饭。


没想到老人开口就问他:“你们上次是不是说城西湖围垦破坏了蓄水,给当地老百姓造成了很大的负担啊。”


林斌茫然了一下,点头道:“是这样的,围了锅底子,淹了锅台子。湖泊变成了田,周围的良田反而被淹了。”


老人点点头,表示他知道了,又直接发话:“那就不要扰珉嘛。都说军珉鱼水情,我们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说的清清楚楚,不拿老百姓的一针一线。你这就是抢了人家的田,耕者有其田,农珉都没有田了,你让他们怎么过日子?不好,很不好。叫他们撤出来吧,退耕还湖。”


林斌下意识地脱口而出:“那部队撤到哪儿呢?”


说完了这句话,他就知道自己犯蠢了。部队要去哪儿?当然是由军区安置,这可是军事行动,又不是他们安置老百姓。


老人却轻轻敲了敲着藤椅:“去哪儿是个大问题,人也不少了。这么多部队,怎么安置,对于地方上来讲也是大负担。”


他沉吟片刻,像是想起来一般,“那就放海南吧。海南这么多地方要搞建设,让部队也给地方帮帮忙。”


先前汇报工作的同志心中猛的一惊,却不敢抬起头。


这么多部队直接拉去海南,那意思已经再明显不过了。这就是震慑,代表了京中正府的态度,他们就是苔弯方面的后台。要是敢打,放马过来,帼珉党的部队打不赢,还有他们呢。


那军中高层表情微妙:“部队去那边由谁直接指挥呢?”


老人理所当然一般:“老石不是在那边吗?他是老带兵的人,他又没退役,就让他带着。”


说话的时候,他撑着扶手缓缓站起身,慢慢踱步,“我早就说我们老了,该让年轻人多做事了。可老了老了还是得做事。”


他侧头看林斌,“你明天叫小何过来一趟。我写封信,让他带过去,叫老石也不能光种地了,得干老本行哦。”


林斌脑袋瓜子嗡的一声,心中就一个念头:完蛋了,何东胜身边肯定得有人监视,哦不,是保护了。主席的御笔亲书揣在他身上,他周围能不安排人吗?


小林大夫木木地答应。等到他送余秋跟何东胜上火车的时候,他咬咬牙,终于打定了主意:“快点怀孕,我跟你们讲,一上岛就赶紧怀孕生孩子去。孕期哺乳期妇女是不坐大牢的。”


何东胜差点儿没被他的话呛死,这都什么跟什么呀?乱七八糟的。


林斌却满脸严肃:“你们别回来了,就在海南好好搞建设。不是说要用20年的时间达到苔弯的水平吗?那就先待20年再说,看到底会建设成个什么样子。听到了没有?不许再回来了。”


余秋看着林斌叹气:“你不跟我们一块儿走吗?海南岛上也有医科大学,你可以把手续转过来上学的。”


小林大夫已经快要哭了:“我不走,他身体不好,他身边离不开人。你们走你们的,我在京中过得可好了。好多人都巴结我,我比干部还自在呢。”


余秋看着他眼睛红红的样子,到底咬咬牙,狠下了心:“那你给我记住,明年7月28,唐山,你多盯着点。剩下的我真不记得了。”


剩下的还有91年发大水,98年闹洪灾,但那都太远了,更别说后面的非典雪灾。她管不了那么许多了。


火车喇叭响起催促的声音,列车要出发了。


林斌朝他们挥挥手,拔腿就跑。


余秋看着他的背影越走越远,轻轻地叹了口气。


何东胜安慰她:“没事的,我看主席清楚的很。现在水库都在加固呢,河道也在疏通。钢铁厂它们也在转移。尽人事安天命,我们能做的都做了。”


余秋长长地嘘出口气,目光直勾勾地看着车窗外。


她说不清楚自己究竟是个什么情绪。万一没有闹水灾,如此兴师动众,还不晓得要怎么收场呢。


另外就是老石,这么多队伍送到海南岛去算是几个意思呀。干嘛要老石带队伍?难道是相中的老石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会自作主张吗?


也是,打仗这种事情,等着上级下命令,基本上仗都打完了。


只可惜呀,那自作主张的将领往往没有什么好下场。就算是打赢了战斗,说不定也会明升暗降,被嫌弃没有大局观。就像是80年代那场著名的海战,不听指挥的指挥官打完仗就被调离了一线岗位去教书了,作为高级将领居然不到60岁就退休了。


老石要做的事情,真是吃力不讨好啊。


余秋轻轻地闭上了眼睛,这世间的事情可真是复杂又荒谬。她在睁开眼的时候,惊讶的发现太阳被偷走了。


黑云压城,8月初明明烈日炎炎的天空霎时间变了颜色。黄豆般的雨点噼里啪啦砸下来,就跟打翻了晒豆子的簸箕一般,因为雨滴太猛了,那砰砰的声响叫人都以为打下来的是冰雹。


不过很快,众人就不会再有这样的误会,大雨倾盆而下,简直瞬间进入了瀑布状态。火车外头是雾茫茫的一片,根本就看不清远处究竟是什么模样。


车上的人发出欢呼声,下雨了,六月天孩儿面,果然如此。现在不正是农历六月二十四吗?前头一直憋着不下,现在可算是下雨了。下雨好啊,下雨地里头的庄稼就不会□□死了。反正庄稼已经种好了,他们跟别的公社签好了合同,由人家先代管。要是大家伙儿到了海南觉得情况不好,那就再回来呗。反正地还是他们公社的地。


余秋跟何东胜对视一眼,真的下雨了,而且是狂风暴雨。也许这样的暴雨持续几天,洪水就能够到来。


何东胜握了下余秋的手。


列车发出咣当咣当的声音,一路朝前开。纵使暴风骤雨,列车也不曾停下。


她不知道究竟开了多久,待到前面一站停靠的时候,她惊讶地发现外头又升起了一道红日。蓝天白云丽日和风,不远处的田地绿油油一片,好一派悠然美好的乡村风光。


何东胜握紧了她的手,笑着安慰:“雨后总会复斜阳,风打不败太阳。我们的生活也是一样。等咱们上了海南岛,一切都好了。”


余秋叹了口气,开始忍不住郁卒。好个屁呀,她上岛还得给人做调停去。


那头的华侨医务工作者又跟这边的大陆医生起冲突了。给大陆医务人员做培训的华侨医生嫌弃这帮学生底子太薄弱,基础知识都不清楚。


大陆的医务工作者觉得华侨医生架子太大,跟人说话都是下巴向人,动不动就冷嘲热讽,对病人的态度也很成问题。


能怎么办呢?两边都告状了。她这个每天只有5毛钱伙食补助的333干部还得上去当救火队员,想办法调停啊。


8月中旬大学就要开始进学生了,先军训一个月,然后正式开始上课。不把工作做好了,到时候老师们闹罢工,学生们闹罢课,她还不晓得要怎么收场呢。


何东胜笑着拍她的脑袋,乐观的很:“没事,船到桥头自然直。总会有希望的嘛。”


余秋咬牙切齿,直接捏了把他的腰:“那你先给我生个娃吧,生娃才能看到人生的希望。”


啊,小林同志虽然不靠谱,但总算说了句重点的话。一上岛她就生娃去,这样就算工作再郁闷,看看娃她就能心情好了。


那可是她的崽崽!


窗外阳光普照,列车一路前行。这又是个风和日丽的好天气呢。


夏天,是最美好的季节。承接着春天的希望,引导着秋天的丰收。这正是最美好的时光。


※※※※※※※※※※※※※※※※※※※※


感谢在2020-01-01 09:26:51~2020-01-01 17:58:3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浠珈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火炎焱燚 10瓶;安倍晴雪 5瓶;亦薅 3瓶;tracy 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胡杨访谈录(三更合一)


番外:胡杨访谈录


主持人: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大家的科技部男神——胡杨部长。


胡杨挥手登场, 入座沙发。


胡杨:男神二字愧不敢当, 我心中真正的男神是总理。


主持人:您太谦虚了,总理是我们永远的男神,可您就是我们新时代的男神。首先我们想祝贺您, 在您与全体科技人员的努力之下, 我们中华科技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航天空间站开始建设, 人类首次登上火星,北斗全球系统成功商用, 胖七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


主持人:这是上天的成就,接下来我要报的是地面上的成绩。截止到今年为止, 我国沿海地区及岛屿基本实现风能发电, 风能、太阳能以及沼气等清洁能源已经占我国能源总量的1/3。放沙漠一条生路,给戈壁留点面子,盐碱地也要有姓名成为网络热词……听到这些, 胡部长,请问你有什么感觉?


胡杨:骄傲, 为我们所有科技人员, 也为我们所有的人民。因为科技能够推广,需要我们人民群众的支持与配合。这是我们中华儿女的成就,所以掌声是送给我们大家所有人的。


台下掌声雷动。


主持人:其实刚才我还漏报了一条。最近刷屏的新闻,就是我们的余秋教授终于获得诺贝尔奖了。


台下响起了欢呼声。


主持人:我为什么要用终于这个词呢?因为据我所知, 在此之前几次诺贝尔奖都与余教授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


比方说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 获奖的贺教授与周教授都提过, 最少提出这个治疗方案的人其实是余秋教授。不过在提名候选人的时候, 余教授却拒绝了这个荣誉。


除此以外,颈七神经交叉移位术治疗脑瘫,顾院士也说到最早是余秋教授主动找到他开始进行相关手术实验的。但顾教授获奖的时候,余教授同样认为这个荣誉与她无关。


还有我们大家都知道的号称改变了人类对精神疾病认知史的抗nmda受体脑炎,最初发现疾病并给出有效治疗方案的人,谁都没办法忽略余秋教授的名字。但是,我又要用但是这个词,她照样拒绝了这项荣誉,并将成就都归功于穆教授跟薛教授。


我记得屠教授也提到过,最早提醒她双氢青蒿素对于疟疾的治疗效果更好的人,也是余教授。


除了诺贝尔奖以外,还有其他诸多医学药学生理学奖项的得主都曾经提到过余秋教授对于他们的启发与帮助。


可我觉得特别奇怪的是,好像余教授对此忌讳莫深,并不太愿意谈到这些。是因为她特别低调吗?”


台下响起笑声。


胡杨:大家的笑声已经证明了一件事,我们的余教授余部长并不是特别低调的人,尤其在推广医学技术以及相关正策方面,她是很积极的。


之所以在奖项这一块她特别含蓄,是因为她认为自己做的太少。她认为就是自己提出的一个方向,具体的工作都是其他科研人员完成的。因为她本身就特别的忙。从你们知道小秋大夫这个称呼开始,她就忙得不行。


大家都知道,余教授除了是世界知名的医学专家之外,她也长期担任我国医疗卫生工作的领导。


她应该算是全世界最年轻的国家干部之一了,在她未成年的时候,她就是我国计划生育领导小组的主要成员之一,是333干部。后来一直陆陆续续在医疗卫生领导岗位上工作到今天。说实在的,真为难她了。


台下响起笑声。


主持人:大家别笑,以我采访众多科研人员的经验。他们最头痛的就是当大家长,要管那么多人管那么多事。我们的80后帅哥袁老就说过,这是要抓脑袋的事情。


台下笑声更大了。


胡杨:对,确实是这样。对于专业技术人员来讲,其实他们更加愿意待的地方是他们搞科研的场所。比方说余教授,她愿意待手术台、接生台,她也愿意进实验室。在这些地方她都更加自在,也更加有成就感。


真不瞒大家,从正的人不少时候是要扮演一个受气筒的角色的。就比方说像余秋教授这样的,医疗卫生保健,肯定要涉及双方。一个是医方,一个是患方,碰上生病这种事情,两边肯定都有委屈。我们的行正机关,做的就是这么一个协调的工作。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jj.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jj.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