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回眸1991 > 第435章 心思不一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35章 心思不一

  回眸1991

对于三星电子来说;


维持现状是温水煮青蛙,慢慢的走向死亡。


奋力一搏,或许尚有一息生机。


作为韩半岛战略眼光最杰出的企业家,李建熙清楚的看到了三星电子面临的生存危机,权衡之下,他准备奋力一搏。


投入130亿美金,上马国际尖端12英寸晶圆生产线,把命运掌控在自己手里。


最大的障碍,依然是来自三星集团内部。


不是所有人都像李建熙这样,具有清晰的前瞻性眼光。


有很多脑满城肥的公司董事,完全没有意识到三星集团的危机,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强烈反对在半导体芯片领域继续投入巨资。


主张继续加强传统的优势领域化工,石油,造船,汽车,机械产品和家电,而不必继续在电子半导体这个深坑里投钱。


从短时间的利益来说,继续加强传统领域优势的,能够获得立竿见影的效果,有助于集团市值提升,带来最直接的利益。


持这种观点的,包括大股东美资财团。


从长远利益来说;


作为电子半导体业最有发展前景的两个重要领域,液晶面板和内存芯片潜在市场前景广阔,技术门槛高,具有发展成为垄断性行业的可能,自然会带来垄断性的高收益。


正是清楚的看到这一点,李建熙才会全力支持三星电子重点投入。


梦想总是美好的,现实往往很残酷。


在宿命对手王氏财团的全力打压下,三星电子这条未来之路走得倍加艰难。


投入大,风险大,门槛高,收益却非常可怜。


李建熙面临最困难的事,恰恰是说服大股东支持自己,因为李氏家族并不掌握三星集团决定性的控股权,而是通过复杂的高杠杆交叉持股维持目前地位。


截止2002年五月,得益于世界经济的逐渐复苏,李建熙家族资产增长到50多亿美金水平,这其中绝大部分都是由三星集团其他企业贡献的。


整个三星集团目前的价值约两千亿美元,这是在三星电子被严重低估情况下取得的成绩。


李建熙家族在整个三星集团持股比例不超过2.5,每家公司有高有低,仅三星电子一家公司来说,李建熙持股3.4,妻子洪罗喜持股0.74。


三星电子最大的股东来自于美资财团,占有55股权,超过80的利润占比,可以说是披着韩棒子外皮的米国企业。


李氏家族和相关一致行动人持股不超过15。


国内养老机构持股14。


私人股东3.5。


英国投资者5.5。


剩余部分是库存股,约占7。


也正是因此,米国财团给予了三星电子极大地扶持力度,可以低价获取硅谷或者米国某个大学实验室先进技术转让授权,在市场准入和开拓方面享有极大便利。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更容易腾飞,因为起点够高。


若是飞不起来,摔得也更惨。


问题在于,液晶面板和芯片制造领域,王氏集团企业掌握国际顶尖技术,并投入巨资率先应用于实际生产中。


这部分米国都没有掌握的先进科技,自然就没可能转让给三星电子。


而且米国爸爸现在正在打反恐战争,全世界的搜罗恐怖分子,根本无暇顾及不起眼的三星电子。


2001年,通过艰苦努力,米国财团同意以过桥贷款形式在三星电子继续投入了75亿美金,年息高达7.8,其中15亿美金专项投入科研,0.13微米先进制程工艺逐渐成熟。


回顾这一年的表现,三星电子本身让投资人失望之极,“反周期增长”策略无以为继,难以说服其他人无条件支持,往这个无底洞里继续扔钱。


原先的坚定支持者迈克尔贝参议员,温斯罗普洛克菲勒等人忍耐力被渐渐消磨殆尽,波士顿财团克鲁家族的克鲁汉弗莱更是转变为坚决的反对者,强烈评击李建熙提出的130亿美金投资计划。


股东阵营反对声音大增,事实上,三星电子面临着惨遭拆分的前景。


米国财团已经没有耐心了,正在全球范围内悄悄寻找买家。


李建熙想说服这些国外和国内的投资者,支持自己正确的决定,前景何其艰难。


光阴如梭,时不我待呀!


想到这里,李建熙按了一下办公桌上的通话器,说;“请通知三星电子总裁宋昌旭和副总裁以上高级干部,还有研究所李金哲先生到我这里来开会,研究赴美筹款事宜。”


“请问社长,三星电子副总裁以上都要通知到吗,包括常务助理李在容先生”


“呃……他就不用了。”


“明白了。”


大企业就像一个社会缩影,各种小道消息疯传比光速还快,吃瓜群众在闲极无聊之余,对一些捕风捉影的推测极为热衷。


董事长李建熙召开三星电子副总裁以上级别高级干部会议,竟然不通知三星太子李在容参会,无疑是个大消息。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jj.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jj.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