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桓侯再生 > 第三百九十九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三百九十九章

  桓侯再生

笔趣阁 www.biquge.ge,最快更新桓侯再生 !


第三百九十九章


诸葛亮相当有分寸,在将他自己的见解道出后,便收住了话题,并没有进一步说明该如何处理此事。


厅堂内陷入一阵沉默之中,包括大哥在内的众人,都需要时间来仔细消化诸葛亮的这番话。


假设真如诸葛亮所分析的一般,力主改制的那一帮人倒着实是煞费苦心了。


怎么看,这都是一条计中藏计的连环计策————太史台在有所预知的情况下,故意隐而不报,以这场“突如其来”的日食作为发难的借口,并进而挑起改制之争。


这是第一层计谋,也是准备用来让人识破的计谋。


以改制一事为名,行攫取权柄之实,这便是隐藏于在第一层计谋之下的第二层计谋。


应当承认,改制一事的确很容易混淆人的视线。


“试举制”与“功民制”对士族门阀的利益无可非议地产生了一定的触动,那些出身士族门阀的官员会借机反对,本就在常理之中。


要知道,当年试举制刚刚开始推行时,其实就曾有过一些反对之声,不过因为“试举”只是作为“察举”补充,并没有从根本上触痛士族门阀,加之确实也取得了很不错的效果,最终才得以将这项新颖的人才选拔制度保存了下来。


待到庐江朝廷成立,越来越多的中原、河北士人南下扬州,并入朝为官后,针对试举制反对声一度又曾高涨过。


所谓常见则不疑,若是以改制一事作为幌子来掩饰其他的企图,倒是再方便不过了。


不说其他朝臣,就以这里的六人来说,大哥、二哥、我,甚至包括徐庶、庞统在内,似乎都被这道幌子给蒙蔽了。


若非有诸葛亮点明,恐怕短时间内是不会想到权势之争上去。


倒不是说徐庶和庞统的智计比不上诸葛亮————徐庶是关心则切,对试举制过于重视,让他失去了冷静思索的立场。


庞统则是介入朝争过早,其后便一直在协助徐庶与那些力主改制的朝臣舌辩,加之近几日从襄阳传来庞德公身体欠佳的消息,心分几用地庞统也不会有时间去思索多余的事情。


这么一来,徐、庞二人便有如当局者迷。


相比较之下。 诸葛亮这几日一直冷眼旁观,没有介入。 以局外人的身份,他自然可以抽茧剥丝一般地透过种种假像,准确无误地抓住事情的本质。


“张永文(太史令张进)是兖州人,与刘孔才(司空刘助)、许文休(许靖)皆颇有旧交!”庞统挑了挑眉头,突然笑了起来,“现在想起来,当日韩德高(廷尉丞韩嵩)弹劾张永文时。


好象就没有人为其申辩求情。


太史台虽然失职,但并非谋逆大罪,纵然上书为其申辩几句,也不至引火上身。 ”


庞 统的这几句话,直接指向了问题的另一个关键所在————太史台事先究竟有没有预测到日食的到来。 如果的确是未能预测。


倒也罢了;反之,假使业已有所察觉,却故意隐而不报,此间地问题就大了。 不能及时预测“日食”这等影响力巨大的天象。


身为太史令的张进肯定要承担极大的过失,最严重可能会被处斩(历史上曾有过这样的例子),最轻也会被罢官。


没有哪一个人会愿意去无缘无故地承担这样的罪责,除非他受到了利诱或是威胁。


那么,有谁会利诱威胁张进?这样做的目的又是什么?


张进是兖州东郡人士,通晓经易,在青兖士人中名胜颇显。 去年十月时,他才自兖州南下。 并于十二月入朝为官,出掌太史台,是实实在在地“北臣”。


同时,如庞统所说,他与司空刘助、宗正卿许靖关系相当不错,联系上这几日来的朝争的进展…………


诸葛亮的分析,实在是让人无法推翻。


自去年六月庐江朝廷成立以来,朝中官员的构成情况越来越复杂。 除了原先地荆、扬士人外。 越来越多的中原、河北士人进入朝堂。


其中有不少人更是在孝愍皇帝一朝时,担任朝中要员(当然多半也是虚职)。


这些人在进入庐江朝廷后。 通常都出任六百石、比六百石以上的官员,其中更有司徒卢毓、司空刘助、奉常卿伏德这样的三公九卿级大员。


刘璋死后接任宗正卿地许靖,尽管多年避居交州,却与青、徐、兖、豫士人关系紧密,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属于“北臣”一系的。


然而,北臣担任的官职虽高,爵位虽尊,手中的实权却是有限。 便如掌管教化之权的司空刘助、掌管水土及营建工程的司徒卢毓,其实际职权也已被分离。


位列九卿之首的奉常卿也是名过于实。 诸如大司农、廷尉、卫尉、光禄勋、大鸿胪等实权职务都由诸葛亮、张昭、徐庶、蒯越、孙乾等人执掌。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jj.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jj.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